明察秋毫 踱步兩岸

李光耀為新加坡華人,他是新加坡前任總理、曾任國務資政以及內閣資政。對新加坡的獨立及崛起做出卓越貢獻,被譽為“新加坡國父”。

他不僅是新加坡開國元老之一,也是新加坡政壇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在2011年5月14日,宣佈退出新加坡內閣。

李光耀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漢族客家人。李光耀在1923年9月16日生于新加坡甘榜爪哇路,自幼就接受英式教育,12歲考入當地頂尖的英校萊佛士書院,但在日軍佔領新加坡后中斷學業。

二戰結束后,李光耀在家人協助下湊集學費,遠赴英國留學。

在留英初期,李光耀就讀于倫敦經濟學院,並在學習時受到導師拉斯基的社會主義理論影響,逐漸展現反殖民統治傾向,但卻在后期一直以“反共者”著稱。

1年后,李光耀轉到劍橋大學攻讀法律,並于1949年考獲雙重一等榮譽學位,名列榜首畢業,隨后取得律師資格。1950年,他與在萊佛士書院的同學柯玉芝結婚,並在回到新加坡從事律師工作。

李光耀與同是律師的妻子柯玉芝育有3名子女──長子李顯龍、次子李顯揚及女兒李瑋玲。

其兩個兒子都在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長子李顯龍為新加坡現任總理,小兒子李顯揚曾任最大國營企業新加坡電信(淡馬錫控股旗下)的總裁兼總執行長,並在2007年4月1日卸任。女兒李瑋玲在陳篤生醫院全國腦神經學院擔任副主管。

他有3弟1妹,其二弟李金耀與李光耀曾于劍橋大學修讀法律,之后與兄長開設律師行;三弟李天耀曾是一間股票證券行主席;四弟李祥耀為一名醫生,曾于劍橋大學修讀醫學。

代表罷工郵差談判

聲名大噪奠從政路

李光耀在1952年因代表“新加坡罷工郵差”與政府談判而聲名大噪,並建立了群眾基礎,為其從政之路奠定了基石。

1954年10月,他與一些從英國回來的華人、當地受華文教育的左派學生和工會領袖成立人民行動黨,參加次年舉行的首屆選舉。這次選舉中,李光耀順利當選立法議院議員,並為新加坡爭取自治地位展開努力。

新加坡自治邦于1959年6月3日成立,而人民行動黨也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選舉中成為立法議院第一大黨,由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

此后,他一直希望與馬來亞合併成立“馬來西亞”,在為新加坡經濟發展提供保障,還可以剷除在當地日漸壯大的馬共勢力。

以李光耀為首的“反共分子”與黨內的“親共分子”于1961年決裂。1963年7月,李光耀在倫敦與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政府達成協議,馬新正式合併。

1965年被逐出聯邦

自強自律變富裕國

馬新合併后,馬來西亞中央政府與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經濟等多項政策,產生嚴重分歧。

1964年,新加坡發生種族騷亂,李光耀政府歸咎于馬來西亞政府試圖推行“種族沙文主義”,引起中央政府高層反感,隨后雙方多次協商未果,導致新加坡最終在1965年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並于8月9日被迫宣佈獨立。

之后,李光耀積極推動經濟改革與發展,在其任內推動了開發裕廊工業園區、創立公積金製度、成立廉政公署、進行教育改革等多項政策,成功使新加坡在30年內發展成為亞洲最富裕繁榮的國家之一。

今天的新加坡政府以高效率、廉潔而聞名,人民生活水平較其他亞洲國家高出許多。

李光耀于1990年辭去總理職務,但是留任內閣資政直至2011年5月。他始終提倡“亞洲價值觀”,認為亞洲國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價值觀行事。

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對西方國家對他專制的批評不加理會,認為西方民主不能強加給亞洲人民。

英文超凡出眾

30歲才學華語

李光耀在語言上展現出眾才華。他精通英語,也懂馬來語,還掌握日語、淡米爾語。李光耀的英文水平是許多人望塵莫及的,他不僅能快速閱讀英文書籍,而且書寫和發表演說,30歲后開始學習華語。他能使用多種語言來交流。

雖然他從小受英文教育,他還努力學習華語和方言客家話,也喜歡背誦成語。至于運動方面,他則喜歡跑步、游泳。

他對數學格外感興趣。他在大學曾專修過數學,從政后無論是在國家經濟的宏觀決策上,還是在具體計劃制定方面,他都要精心策劃,精心計算。

李光耀對文藝也頗有興趣,他會唱歌、跳舞,會玩多種樂器。在一次文藝晚會上,為了活躍會場氣氛,他即席唱了一首客家山歌。令人特別驚訝的是,他竟能用英文把這首歌翻譯出來。

被抨不折不扣精英主義者

很多國際媒體指責李光耀是個不折不扣的精英主義者,曾倡導大學畢業的女性應該與受同一教育水平的男子結婚,確保他們的下一代也擁有高智商。

這項政治宣傳終因國內過大反對聲音,主要是來自這群選擇獨身的高學歷女性反對而作罷。

但李光耀卻依然堅持其立場正確,並在其自傳中引用劍橋大學教授的研究為佐證來支持自己的看法。

禁吐痰嚼口香糖

獲頒搞笑版諾獎

李光耀于1994年獲頒搞笑諾貝爾獎心理學獎,表彰其30年來“對300萬新加坡公民不管何時何地吐痰、嚼口香糖、喂鴿處罰之影響的研究”。

由于李光耀祖輩均為客家人,因此他也被視為客家族裔的傑出代表。鑒于他對世界客家事務的影響和貢獻,李光耀獲委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的永遠榮譽主席一職。

為表揚李光耀促進新加坡和西班牙巴塞羅那之間的關係所作出的貢獻,巴塞羅那市市長伯赫于2010年9月3日頒發“巴塞羅那榮譽市民”殊榮給李光耀。

日治和倫敦經歷

改變觀念要自治

李光耀曾在其《李光耀80》中指出,他從沒打算要從政,但在倫敦和日治時期的經歷改變了他的世界觀。

“我深深感到我們應該爭取自治,于是我們創立人民行動黨。1959年人民行動黨贏得了大選,新加坡成為自治邦,我當了總理。”

“1963年,我們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我們被逐出馬來西亞,接下來就是致力于確保新加坡的生存,這就是新加坡的歷史,我參與這段歷史。”

他也反問,如果從頭再來,他的人生旅程會有所不同嗎? 其實,人生有如一場要不斷作出抉擇的遊戲,每到一個階段,就必須作出抉擇,選擇了一條道路,改變了方向,就必須向前走,不能再回頭。

“假設我當年選擇了繼續當律師,並且假設新加坡是由一群蠢材當權,那么所有的律師必定一籌莫展,消沉沒落。”

他說,換言之,人的一生是無法全盤計劃好的,因此人生是變幻無窮:緊張刺激,充滿變數,有時讓人振奮不已,重要的是不應該失去對生命的熱愛。

“觀賞日落之后,要好好睡一覺,恢復精力,醒來之后又迎來新的一天。”

患神經疾病 被誤傳死訊

2012年8月9日新加坡國慶前夕,當地與大馬網路上卻流傳李光耀病逝的消息,並指由于剛好碰上新加坡國慶,新加坡當局不願公佈這個噩耗。

新加坡駐馬來西亞最高專員署隨即否認有關傳聞,強調李光耀健康良好,並發放李光耀昨晚出席國慶慶祝活動的相片。

當年89歲的李光耀,早前證實患了一種名為外周感神經元病變(sensory peripheral neuropathy)的神經疾病,導致他走路步伐不穩,但強調並不影響思緒。

李光耀名言

--沒有人喜歡鄰國對他們的領袖說三道四,特別是比他們小的鄰國。(1963年10月25日)

--我在20年前立志當律師,認為這是自己能夠勝任愉快的職務,同時也會帶來舒適的生活和滿足感。我做夢也沒想到在學成20年后,竟然必須為200萬人的命運負起責任。(1965年9月1日)

--如果你要人們認同和重視你的言論,你就必須在大家面對危機,水深火熱的時候挺身而出。(1967年1月19日)

--新加坡好比一個陀螺或回轉儀,一旦停止旋轉,便會搖搖晃晃地倒下。(1968年3月28日)

--大象打架,腳下的草地必定遭殃。大象做愛,草地會傷得更重。(加拿大渥太華,1973年8月8日)

--如果我趕時髦,不見得就會更得民心。坦白地說,我是個老派的社會主義者。這樣,我才可以始終如一,保持自我,不必為什么是最新的時尚、潮流或流行的玩意兒而操心。(1976年10月21日)

--為權力而追求權力是毫無意義的。它不能幫你度過危機 。在勝算不高甚至慘敗並遭到報復的關頭,許多人會喪失鬥志,以失敗告終。(1976年12月21日)

--治理新加坡的人,一定要有鐵一般的意志,否則別沾手!這並非打牌消遣那么簡單,這是關乎生死的鬥爭。(1980年12月19日)

--我們從來不採取鐵飯碗的政策。每個人都有自己瓷製的飯碗,而如果你砸了這個飯碗,那是你運氣不濟。正因為我們的飯碗是瓷制的,我們才會珍惜它。(競選群眾大會,1984年12月20日)

--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能適應,再也無法改變了,那就是你枯萎、凋謝的開始……就這么簡單。假如有一天,我無法再學習新事物,並與世界脫節,我將變成廢人。(職總對話會,2003年7月23日)

李光耀簡介

出生 :1923年9月16日

出生地:新加坡

家庭 :與妻子柯玉芝共育有3子女,長子李顯龍現任新加坡總理,長媳何晶現任新加坡官方最重要的投資控股公司──淡馬錫控股公司總裁;女兒李瑋玲在陳篤生醫院全國腦神經學院擔任副主管;次子李顯揚任新加坡電信公司總裁。

簡歷 :1954年:成立人民行動黨/1959年:出任新加坡總理/1990年:辭總理任內閣資政/2011年:辭內閣資政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