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關心逃學孩子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小人物:關心逃學孩子

日前一所華小的校長在家協大會,揭發學生因得不到家庭及學校的溫暖,竟然逃學,出去尋找自己的愛及溫暖。



最令人驚訝的是,二年級小學生也會離家,可見小孩的心靈是多么空虛。

今日的教育制度都以考試為重,成績為先,許多小學生都被繁重的功課,壓得透不過氣來,久而久之對讀書產生厭倦。

在家里,大部分父母終日忙于工作,忽略孩子的學業進展,當發現孩子的成績不理想時,只會對著孩子罵個不停。



他們從不會自我檢討,孩子成績不理想,平日是否關心他及學業?

孩子面對一連串責問,根本沒有解釋的余地,小小的心靈受創傷,對父母的態度感到很無情,家,也不再是溫暖的避風港。

在學校,老師也因受到上頭的壓力,要“教”出好成績,不時在課業上對學生施壓。功課好像是永遠做不完,除了學校功課,還得參加校內課外活動,天天都處于疲倦的狀態,很多學生都面對功課來不及做完的問題。

學生面對家長、老師及課業上的壓力,唯有選擇逃避,最常見的是當逃學分子。

逃學對于今日學生而言,或許不是新鮮事,因為我們常在上課時間,都可在公園或街上看到學生曠課。

他們一群穿著校服的學生,坐在公園打發時間,當靠近放學時,則步行走到學校。

曾經訪問過逃學的學生,他們坦言逃學是不對的,也承認是要逃避面對課業及家人。與其終日生活不快樂,面對壓力,不如出去走走,或許可尋獲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各界是否應該好好檢討一番,要把這些逃學分子的心,重新帶回家及校園,是大家的責任。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