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安:兩國歷史,背對背的葬禮

“一場歷時4個小時的國葬,幾個人的說辭,將兩國‘情史’翻箱倒櫃,50年了,歷史包袱還沒卸下。葬禮上沒有哀嚎,只聽見對岸的獅子在咆吼,今天以后,兩國的怨恨會否入土、立碑?”

太陽雨天,雖距離新加坡只有20分鐘車程,我還是留在新山,鼓著耐性,破例一次,觀看4個小時攏長的電視直播。

如果光說那是媒體人老毛病在作祟,不如承認,目睹這一場彼岸的世紀國葬過程,是依附著見證“馬來亞”遺留歷史的情愫;再者,“李光耀”這名字,始終還是“馬來亞獨立”史冊的一部分,只是兩國一直背對背,各執一詞。

週日,不需頒布公假,李光耀的靈柩環繞新國要道歷時1個小時多,全程直播,官方陸空攝像機預計超過兩百台,當天所見的細節細膩無缺,是向全球展示的國威。最顯眼的,是鏡頭轉向年邁80歲,因中風而坐在輪椅上的新國反對黨老將詹時中。

葬禮弔唁,幾個人的演講,從英語、馬來語、華語到淡米爾語,將一貫“尊重多元”的實證說給全世界聽、講詞內容也為下一屆大選背書,還有句句鏗鏘夾雜著與“舊愛”分手的情史,一一說給馬來西亞聽。

李顯龍先以現任總理倒敘首任總理的政績:“新馬分家,是李光耀先生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但后來證明,這也是新加坡成功的轉捩點!分家幾個星期后,他大膽向全世界宣佈在十年內,這裡將發展成為一個大都會,別害怕!”

新馬分家成功轉捩點

后半段,他以兒子身分憑弔父親:“我記得一個晚上,在吉隆坡Temasek的屋子裡擠滿了來自新加坡的議員,我們幾個小孩就睡在父母房裡的地板上;夜裡,父親輾轉難眠,一直反覆起床來記錄東西,那天是1965年8月7日,也就是新馬分家的前兩天。現在回想,也是因為跟父親度過了無數艱辛歲月,才造就了今天的我。”

過后,輪流上台的人都提起了馬來亞、吉隆坡、馬來亞大學、金馬崙、馬共等,這些都是我們最熟悉的名詞。

想了想,一場歷時4個小時的國葬,幾個人的說辭,將兩國“情史”翻箱倒櫃,50年了,歷史包袱還沒卸下。葬禮上沒有哀嚎,只聽見對岸的獅子在咆吼,今天以后,兩國的怨恨會否入土、立碑?

國葬尾聲,默哀、宣讀國家信約之后,現場揚聲唱起新國國歌,與我一起觀看新傳媒第5頻道的新山人,很自然地隨著旋律哼唱,我轉身追問,對方打趣回應:“小時候,我還沒學會唱國歌《Negara Ku》之前,就會唱新加坡國歌啦!”

《Majulah Singapura》是新加坡的國歌,不知在越過新柔長堤之后,有多少人早已習慣哼成謳歌?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