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虚与实.一个桌历
陈慧文(喜欢文学,喜欢听故事,喜欢记录生活。目前在大学教导中文作为外语,总觉得自己在摸著石头过河。)
三月初,伊朗学生阿里从国内回到马来西亚,给我带了一个专给外国人的桌历,内有伊朗各种风土人情的图片,还有伊朗历和西历两个历法。在生活中,伊朗人主要是用伊朗历,偶尔才会参考西历。这个桌历是以西历为主,伊朗历为辅,配合外国人的习惯。阿里给我讲解桌历上的照片:例如指出什叶派清真寺建筑设计和马来西亚逊尼派清真寺的细微差异,还有为我介绍伊朗的地下民居和房子上方的天然冷气,那是一面墙,墙上有貌似铁条的东西,把吹过的风传送到地下。
阿里是上学期选修中文第三级的博士生,只上了半个学期,就忙着提交论文初稿而停课,他喜欢在课堂上介绍他的国家。我是因为他说过“伊朗人不是阿拉伯人”,而开始对伊朗这个国家产生兴趣,那时我也告诉他,在中国的古籍里,伊朗叫波斯国,伊朗的语文叫波斯语,他对这样的名称翻译很感兴趣。
我问起他找工作的状况,因为他快博士毕业了,在世界各地寻找工作,他曾经说,他好像面对着一个大海,不知道自己会到哪儿去。他申请的一间美国大学没录用他,说是有更好的人选。所谓更好的人选,就是在修读博士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人,有些人可以发表上百篇,他一篇也没有。
他也想过要到中国工作,教波斯语,这样他所学过的中文,就可以派上用场,我曾帮他联系中国的大学,希望可以帮得上忙。
他在马来西亚八年了,在修读博士学位的同时,也经营著出租汽车的小生意维持生活,还有寄钱回家。这样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要再撰写额外的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将需要更多时间和心力。
“起码你有别人没有的勇气,到一个新的地方从零开始,自给自足。”我说。
他的勇气来自他已过世的父亲,他父亲常鼓励他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他年过四十,并且已有妻小,还出国念硕士、博士,在马来西亚开始新生活,希望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他父亲在邮政局工作,活到九十多岁,去年年尾他回国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祭拜父亲。
他告诉我,中国大学那方面他还没继续跟进,倒是他回国的时候,遇上国家招聘翻译员,那也是他的选择之一。
其实每次他来找我,我们都会聊个没完,希望他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