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人數快飽和.無意建分校 日新獨中重質不重大

報導:羅健傑

(大山腳31日訊)晉升為全國第14所大型獨中的日新獨中,學生人數預計于2017年達到飽和的2500人,唯該校不會考慮推動大型擴建計劃,或覓地開設分校以容納更多學生,校方反而更注重學生素質的提升。

檳州共有5所獨中,日新獨中因今年學生人數超過2000人,而晉升全國第14所大型獨中。日新獨中也是全檳甚至北馬學生人數最多的獨中。

目前全國有60+1所華文獨中,學生超過2000人的大型獨中主要分布在中南馬及東馬。

面對人數增加及校地受限問題,該校董事長拿督斯里鄭奕南受訪時說,日新獨中若要容納更多學生,唯有通過收購私人地段擴建校園,但董事會無意這么做。

嚴格篩選優秀生

“我們也不要開設分校,因這計劃太龐大辛苦,目前還不敢打算建設,只好見步行步,若按目前進度,后年就會達到2500的人數了。”

他透露,該校目前正進行增建6間教室及擴建禮堂工程,唯一旦建竣,也僅能應付未來數年持續增加的學生人數。

他說,該校目前2065名學生,分別在60間教室上課,扣除部分教室作特別用途,剩余教室有所不足。

他認為,只有讓學生在完整的校園上課及活動,才能更集中學生從教學設施中受惠,並專注上課,故不會計劃另設校園,學生若離開原本校園到別處上課,便不能共享現有已提升的設備。

他說,該校每年有700多名學生報讀,考慮學校空間設備不足及1980年代“照單全收”的慘痛教訓,校方不會錄取所有報名學生。

“目前的學生來源多,相比80年代,近年學生流失率可說很輕微,嚴格執行入學考試篩選優秀生是日新成功的措施,因它有助提升學生素質。”

陳奇傑:校風好孩子樂觀

陳奇傑校長受訪時說,日新獨中晉升大型學校,這將為學生提供磨練機會,學校是小型社會,學生是其中一分子,學生將學習如何投入社會,造就學生往后順利與社會接軌。

“我們強調校園良好風氣,若學校環境正面陽光,孩子就會很樂觀,踏入社會就很容易融入社會。”

他說,該校基于校風好,行政管理令人信賴,紀律良好,成績令人滿意,學生發展全面,成功吸引家長將孩子送進校園。

“讀書是學生應盡的本分,但更大板塊是學生人格塑造,因這會影響他一生的取向,日新學生是很‘快樂’的,要培育這種樂于求學及開朗的性格,並非易事。”

認真教好他人孩子

陳奇傑說,校方向來秉持著“受委託教導他人孩子”的態度,認真教好他人孩子,校方也同時監督老師的教導工作,給予新進教師上培訓課程。

“不管未來學生人數如何,校方依舊會確保師資陣容令人信服,開課邀請資深講師培訓新老師,在監督工作上也會檢查作業簿,確保教學這板塊認真地進行。”

他欣慰,該校沒有師資短缺現象,這點證明在該校教書並非苦差。

“我們強調學術,也關注人文發展,因此成立全國獨一無二的黃花藝術發展基金,每年用5萬令吉推動藝術教育發展,這是董事會的遠見,以讓學生平衡發展。”

英語是最大挑戰

即使學生人數增加,但日新獨中的最大挑戰,依舊是學生的英語掌握能力。

陳奇傑校長說,英語是該校最大弱點,校方將通過多方面改善學生羞于開口講外語的弱點,數個提升步驟包括該校每週有10節英語課,並將英語課分成小組班進行,根據學生英語程度分配班級。

“學校每隔一週迎來英語週,集會若碰到英語週就會用雙語進行,以后也會堅持用雙語集會,營造一種學習環境。”

他指出,校方並沒特別招收外國學生,卻獲得一些以大馬為第二家園的外國學生慕名而來,目前有12位中國、2位泰國、1位印尼、2位印度、1位台灣及2位韓國學生就讀該校。

“多方加強后,學生成績表現令人鼓舞,去年首次沒有初一生留級,往年都會有3、5人留級。”

鄭奕南:透過入學試篩選學生

鄭奕南說,日新獨中的學生人數,在1980年代末期曾一度來到2000多人,奈何學生流失率高,以致該校每年虧損整百萬令吉,董事會吸取教訓,嚴格執行入學考試,寧可少收學生。

他說,1970年代中期該校為保住學生人數而有教無類,好壞學生照收,但這是一大敗筆,董事會當時感到挫敗,嚐到照單全收的教訓。

“這是因為獨中水準和教育程度,比一般國民型及國民中學更高,造成表現較差學生無法念完高三,半途而廢。”

他指出,該校今時不同往日,除了透過入學考試篩選優秀生,再來就是保有良好師資陣容,包括調整老師起薪,故獨中和國民型中學老師的薪金待遇相差無幾。

日新獨中成立于1962年,在大山腳市區愛士頓路旁建校,學生人數從早期1968年及1969年的百多人,其中更有半數為巫印裔生。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