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鏡.【星兒亮晶晶】上篇.愛''星''滿滿 ''星''兒才燦爛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西洋鏡.【星兒亮晶晶】上篇.愛”星”滿滿 ”星”兒才燦爛

報導:陳筱柔
圖:覃福榮



大部分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他們未必擁有。

但是,這群來自遙遠請求的星兒,卻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存在!

自閉症小孩居住的“星球”,正確完整的名稱,其實是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簡稱ASD),這是一個醫界在2013年后才開始統一沿用的診斷名稱,正式取代了過去的廣泛性發展遲緩疾患(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elay)、亞斯伯格症(Aspergers)、高功能自閉症等不同名稱,把屬於同一種障礙的病症,按照類似光譜的方式,歸類成從輕微到嚴重的不同程度譜系障礙。(以下簡稱自閉症或ASD)



這個星球的孩子,擁有著很多共同特質,但每個人卻又如此獨一無二,這個世界的ASD小孩很多,但他們卻過著大多數人都不能也不願理解的孤單生活,有些甚至活在被他人唾棄歧視的世界裏,終生都得不到關愛。

很多小孩天生就懂的能力(例如:表達、溝通、互動、社交、同理等),ASD小孩需要透過重新學習、不斷練習,才有“可能”學會,同時也可能展現出各種各樣我們覺得“怪異”的行為(例如:喜歡強烈光線、說著我們聽不懂的外星語、對周遭的人視而不見等),但是,他們既非天性怪異,更不是邪魔附身,只是有廣泛性的發展障礙,其中最主要的包括:

★社交情緒互動功能障礙

★發展及維持人際關係功能障礙

★語言和溝通功能障礙

★重複性及局限性的行為模式

你的關心讓他開心

美國最新統計顯示,每68個孩子中,就有一名是ASD。至於缺乏完善醫療和特殊教育體制的我國,數據當然是“不可考”或“至今未明”咯!

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沒有ASD孩子,我們與歐美、臺灣、新加坡等國家最大的分別在於,它們擁有比較完善的自閉症早期療育(治療與教育)體制,務求讓這些小孩能夠儘早學習他們所缺乏的各種能力,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將來可以融入並適應社會生活,而我國大部分的家長往往只剩下“自求多福”這條相對艱難的道路。

面對至今無藥物或治療法可使它痊癒,只有靠父母持之以恆、孤軍作戰,才能讓ASD小孩逐漸進步的境況,外人實在難以想像與體會那種折磨與挑戰。

在你我身邊,其實都可能有著這樣的孩子,例如:某個親朋戚友的孩子,曾在購物商場擦身而過的“壞”小孩。

也許,你會覺得事不關己,但你卻不知道,家有星兒的父母需要的,其實只是一份真心的諒解與關懷,甚至可能卑微到只希望孩子不會受到異樣看待和歧視。

《來自星海的故事一》
誤解讓星兒黯然

★母親李絲妮(35歲)/小兒子黃子豪(11歲)

11歲的黃子豪,仿佛像被困在一個我無法進入的世界,只有在縱身跳入球池游戲區那一瞬間,第一次展露了同齡小孩應有的微笑與童真。對於媽媽李絲妮而言,小兒子走進了她的生命后,才發現當“好媽媽”並不如想像中簡單。

“子豪是我最小的兒子,他比平常的小孩有力氣,而且經常不聽指令亂跑、非常過動,但是,到了2~3歲卻還是不會說話。一開始我以為耳朵出問題,所以去看耳鼻喉專科,卻被轉介到兒童心理專科,后來醫生診斷出是自閉症和過動症。”

過去的網絡資訊不像今天發達,對於自閉症的了解,更是乏善可陳,她也因此錯過了很多早期療育孩子的機會。

“我以為年紀大了會好轉,以為接受語言治療,教會他說話,就會慢慢變好,真的不知道這樣嚴重,直到6~7歲時,他開始出現打人情況,我才終于了解。我嘗試帶孩子去過幾間幼兒園,有些不允許孩子和其他人在一起學習玩樂,有些乾脆不肯收。甚至我也上過一些據說可以完全治好小孩的課程(連風水命理課都有),但很多時候都是白費工夫,也被欺騙了不少金錢。幾年時間過去,才輾轉來到華抿自閉症輔導協會。”言談間不自覺流下的淚水中,摻雜了懊悔、擔憂、難過、痛苦等各種複雜情緒。

不求捐助只要公平待遇

“我不知道照顧自閉症小孩,還有很多我想像不到的困難。例如:他們生病了不會表達,很多醫生也沒有仔細診斷,我就必須不斷猜測或轉換不同醫生,直到遇到對的治療。從小到大,他一直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李絲妮說。

“現實生活中,很難會有人喜歡子豪,只有哥哥陪他玩,其他親戚小孩都會排擠或害怕他。因為他踫到不喜歡的事情,就會做很多奇怪動作,比如推人、突然大聲喊叫或發出奇怪聲響、很用力一直吃餅乾。有些親戚會不明白孩子的情況,覺得我們太遷就孩子。我能做的,就只有管好自己的孩子,盡量減少孩子出現這些狀況。”

世界如此之大,但我們卻未必容得下一個自閉症孩子,關於這點,李絲妮感同身受,每次帶孩子外出,或多或少都免不了承受別人的眼光,有些人甚至會在旁邊一直批評孩子或冷言冷語,但她仍然選擇帶孩子外出,多接觸人群和外面的世界。

“面對別人的眼光我還是會難過,但也逐漸學會釋懷。坦白說,我都不知道哭了多少次。我們要的不多,你也不需要特別有愛心去捐款給特殊兒童或自閉症,我們只希望人們可以用平常的目光來看待孩子,不要用語言來批判或做出一些令父母感覺受傷的舉動,其實就很好了。”

冀孩子有個立足點

看著逐漸長大的子豪,李絲妮說自己最期望孩子可以自立,不需要別人監督或幫忙,也可以獨立生活。

“我最擔心自己老了沒有力氣照顧他,或自己臨終時他還不能照顧自己。我只要他懂得照顧自己,可以好好地表達自己心裏的所有需要和感受,這樣,就足夠了。信心啊?時有時無,哈。我總是感覺永遠都不能放下他,否則誰來照顧他,因果循環才有緣做母子啊,我是媽媽,我不要,誰要噢?”

讀書好不好、運動能力強不強,其實,根本不在絲妮對孩子的期望清單中,她的夢想,不過只是能夠幫她的星兒,在地球上找到一個安生立命的地方。

《來自星海的故事二》
放下悲傷點亮星光

★母親蘇麗詩(31歲)/ 父親李詠恭(31歲) / 兒子李家裕(6歲)

他叫李家裕,今年6歲。家裕是是蘇麗詩和李詠恭第一個愛情結晶,3歲那年確診為自閉症。其實,在醫生確診前,媽媽早已心中有數:“我察覺到孩子跟其他同齡孩子不太一樣,自己也上網去搜尋,發現很多症狀都相似。但兒科醫生說還小,不能太快斷定,建議我們送去幼兒園看有什麼進展。3歲那年才確診是自閉症。”她笑著說雖然早有準備,但確診那刻還是感到崩潰。

爸爸比較后知后覺,加上沒有親自照顧孩子,所以忽略了很多症狀:“太太告訴我時,我心裏很難接受,但后來太太安慰我,與其浪費時間傷心不如為孩子做些事情。所以,雖然不容易,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

李詠恭和太太蘇麗詩並沒有陷入感傷狀態太久,很快就收起眼淚各司其職,努力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加上經濟狀況也能夠負擔孩子的各種治療,所以他們把握孩子成長的黃金時間盡可能給予他最好的療育。

與兒同行打開星扉

“因為他是男孩子,有些教育和示範必須由父親做效果更好,例如:我會示範該怎麼上廁所和沖涼,讓他模仿我。當然,難免會因為他的情況而出現一些意外,比如他不能接受廁所的烘乾機的聲音,每次去到公共廁所就會大聲哭鬧和掙扎著逃跑。看在外人眼中,我好像在拐帶孩子,哈。”爸爸李詠恭說。

雖然如此,他也從來不曾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而讓孩子留在家中,反而更積極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不斷製造更多與人互動的經驗。曾經,他期望孩子繼承自己的事業,現在,他只希望兒子在經過各種療育和訓練后,可以獨立生活面對世界。

“我覺得,夫妻關係真的很重要,尤其對於自閉症孩子。夫妻關係越好,就能共同面對所有的困難,也才有可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好,以及擁有足夠的力量,去應付孩子隨時出現的各種狀況。絕對別浪費時間,孩子的黃金成長時間很短,越早教育及訓練他們,他們會越快進步。既然已成事實,只能勇敢面對!”作為新生代父母的麗詩,一路走來始終堅定從容地應付各種上天賦予她的挑戰。

尋覓愛讓星兒更亮

“孩子已經6歲而且力氣很大,一看到水就會失控,發脾氣時,我常常會拉不住他,需要丈夫來幫忙。所以,如果另一半不接受,媽媽獨自一個人會很難教小孩很多生活技能。”蘇麗詩說。

“對他的期望啊?嗯,希望他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每天都能很開心過日子。我會一直陪著孩子做治療、繼續教育她。比較幸運的是,我們是基督徒,很多親戚都比較能夠接受他的情況,而且還會時常逗他講話。當然,我也會很主動告訴別人,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因為,我不希望別人用奇怪的眼光或說很多閑言閒語來對待我的孩子。”

是的,我們的社會的確存在太多無知卻傲慢的“閒人”,與其期待不懂得自閉症為何物的人們突然開竅,還不如主動出擊,讓別人了解並尋求包容與諒解。當然,想要做到這點,父母必須比孩子更無所懼,才能共同開創一個更有包容心的社群。

訪問結束前,耳邊傳來家裕爸爸殷切的懇求,能不能呼籲政府多關注特殊教育的需求,讓其他家境不好的孩子也能得到應有的照顧和教育。透過父母的談話,我深切感受到我國在自閉症或特殊兒童治療與教育方面的嚴重不足,如何改變這樣的現況,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認真思考的事情!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