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魂雜貨店(第8篇).振昌行流傳人生哲理 太平鹹魚街又少一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消魂雜貨店(第8篇).振昌行流傳人生哲理 太平鹹魚街又少一家

報導/攝影:林順利
寶號:振昌行(鹹魚干貨店)
店主:蘇自立(66歲)
地點:霹靂州太平
歷史:逾70年
預算停業:陸續清貨中



擁有逾70年歷史的太平知名老招牌振昌行,除了流傳著創辦人的人生哲理,也建立起與老街坊的深厚情感,無奈消費稅來臨,該店不得不結束生意,除了令老職員、老街坊與老顧客不捨、惋惜與感嘆,也意味著太平“鹹魚街”的鹹魚店,很快又會少了一間。

該公司董事經理蘇自立,基于兒女已長大成人,他沒經濟負擔,況且2名公司的得力董事已年過七旬,分別病弱和年邁,所以,消費稅來臨,振昌行也準備停業,目前在做著清貨工作。

振昌行有限公司位于當地俗稱“鹹魚街”的太平大巴剎旁街路,九十年代旺盛期有七八間鹹魚店,如今只剩一半。



振昌行的鹹魚有零售和批發,除此,也有銷售蝦米、江魚仔、魷魚干、洋蔥、馬鈴薯、咖哩粉及各種谷和豆類等。

該公司創辦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名為“振昌公司”。1988年8月1日,蘇自立的父親蘇昭祥,將公司重組為“振昌行有限公司”。

蘇自立接受訪問時坦言,停業是無可奈何的決定,3名兒女已國外學成歸來,其中2名已成家,沒有負擔,孩子也勸不要再辛苦工作了。

股東書記名湊招財進寶

他坦言,到了這個年齡應該休息,給自己多一些時間,過寫意逍遙的日子,快樂一天,就是多賺一天。

“目前已陸續清貨和賬目,為結束營業前做好準備。”

蘇自立提到,公司的首批股東是蘇昭贊、蔡淡水、葉天財及余文運,后來伯父蘇昭贊的股份轉給其父親蘇昭祥,並納進一名股東陳坤寶。

他說,當年,公司股東和書記的名字,正好湊成“招財進寶”,成為佳話,即“招”是蘇昭祥、“財”指葉天財、“進”則是書記歐陽進,“寶”指陳坤寶。

從碩士轉投鹹魚業無悔

蘇自立是石油化學碩士,年輕時盡孝心,遵循父命掌管鹹魚店,隨著公司將在消費稅來臨前結束生意,如今,這名碩士已年屆樂齡,但對當年投身鹹魚業,一生無悔。

現年66歲的蘇自立,早年畢業于新加坡前南洋大學化學系,曾在霹靂班台一所英校及太平華聯國民型中學執教,爾后到世界排名前50名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石油化學碩士學位,1978年畢業。

回國后,蘇自立在吉隆坡一家外資公司當高級執行人員,曾被派到丹麥及德國受訓,事業一帆風順。

1982年,他的父親蘇昭祥因健康因素,要他接管鹹魚店。這時,他內心掙扎過,可為了對老人家盡孝心,不必再為生意操勞,他毅然踏入這個陌生行業。

為了對父親盡孝心

當年,他正值33歲壯年期,轉眼間,另一個33年的歲月,就消耗在鹹魚業,回首往事,卻也無怨無悔。

他說,隨后他將生意擴充,售賣更多貨品,而他也自嘲自己是“鹹魚翻生”。

蘇自立笑稱與魚有緣,年輕在外資公司工作時,公司商標有3條魚,同學喚他“tiga ikan”,鹹魚店商標則有兩條魚,一生職業與魚有關。

謹記父親座右銘以身作則

“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是父親的人生座右銘,蘇自立坦言銘記在心,也自我提醒及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做人的道理。

蘇自立道出,在父親要他接管鹹魚店時,他與妻子心里掙扎一陣子,畢竟,這是另一個陌生的領域。

“但考慮到一名哥哥在一家學院擔任高級講師,二哥是英校生不懂華文,不能要求他們接手,因此,我決定接手鹹魚店。”

他補充,在8名兄弟姐妹中,僅他有機會出國修讀碩士學位,這是父親含辛茹苦的栽培之恩,不能讓父親再為鹹魚店操勞。

蘇自立坦言,從學術領域轉到經營鹹魚店,同學一直講他大材小用,而他也立志要將鹹魚店辦得更出色,不辜負父親期望。

拼博紮根鹹魚意義特殊

鹹魚對早期的先賢有特殊意義,當年,先賢南下謀生,節儉度日,鹹魚就是最主要的菜餚。

蘇自立說,當年,先賢都是以鹹魚配飯或粥,在這片國土拼博,為今日華裔子弟的成就打下根基。

鹹魚最受馬來人喜愛

他說,太平的鹹魚店大多由福建人經營,這是因為中國福建臨海,很多人熟悉曬鹹魚,南下大馬謀生,所謂做生不如做熟而經營鹹魚業。

不過,他說,太平鹹魚的市場,以馬來人消費最高,占70%,其次是華族和印族。

他說,鹹魚最受馬來人喜愛,各項節慶餐點都喜愛以鹹魚作菜餚的配料,比如鹹魚咖哩。

“其中,最受馬來人歡迎的魚種是三板魚、鳳尾魚、三保公魚、鯰魚及石首魚等,而華裔最喜愛丹荖魚干及馬加魚。”

他說,今時今日,鹹魚仍有一定市場,甚至有旅居外國者,返馬時都會有前來購買鹹魚。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