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庫.加湯豬肉粉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知食庫.加湯豬肉粉

特約:林金城



“知食分子.人文空間”總監品牌創意顧問、美食專欄作家、電視美食節目顧問、詩人(隔周刊出)

回首吉隆坡豬肉粉的出現,其實並不算太久遠。50年左右光景,足以讓這道不張揚、不喧嘩的庶民粉食,在都門飲食江湖上紮根成長。

同樣來自檳城,它不像炒粿條、亞參叻沙和咖喱麵,一味強調正宗,標榜檳城。它甚至從檳城原版的“現煮粿條湯”中,捨棄魚丸和魚餅,只保留豬肉及豬內臟。最後,乾脆連“粿條”這充滿潮州意象的字眼也隱去,取一個更能融入本地廣東及客家方言語境的“豬肉粉”。

在檳城,潮州粿條湯大致上分為兩大類,用我的說法就是生料和熟料兩種。



熟料較為簡單,即一般粿條湯,只需預先煮好一大鍋湯料,當顧客點食時,才用漏勺將粿條或其他粉麵放進熱水燙熱,盛碗後鋪上魚丸、魚餅、鴨肉、鴨內臟、鴨血、雞腸、雞肉和雞腳等熟料,然後再注入熱高湯,澆圈熟油,灑上蔥花和豬油渣即可。常見的鴨肉粿條湯和魚丸粿條湯,便屬於這類別。

至於生料,指的就是“現煮粿條湯”。同樣預先煮好一大鍋豬骨湯,不經調味,等顧客點食時,才一邊將粉麵粿條燙熱,另邊則注湯入小鍋,依食材煮熟的快慢程度,放入豬肉、豬內臟、肉脞(肉碎)和魚丸、魚餅片等,煮上一陣子後以醬清調味,即熄火將熱燙燙的湯料,倒進盛著粉麵粿條的碗裡,加些豬油渣,灑把蔥花芹菜末,便可端上桌。

豬肉粉就是從這“現煮粿條湯”變化而來。說“變化”,其實也只是把魚丸、魚餅去掉,換個名字,更名副其實地在雪隆地區落地生根。

追溯源頭,大可回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一批從檳城南下雪隆打拚的潮州仔,師徒傳承地將這道再庶民不過的北馬“現煮粿條湯”,帶到這裡發揚光大。起初,他們多在開發尚淺的雪州八打靈再也(1951年開闢)落腳,這或許跟當時外州人選擇移居地點的趨勢有關。站穩腳步後,便開始走向吉隆坡一些老市區,如半山芭、安邦等地。因此,在雪隆地區賣豬肉粉的老字號,相互間或多或少有一些關係。

老闆,我外婆說要加湯!

據說,安邦第一個賣豬肉粉的人,是來自檳城的陳阿樂(Ah Lok)。起初他在街場巴剎旁的“成記茶室”設攤,後來搬遷多次。在我的童年記憶裡,就曾有過一段日子,常被外婆吩咐到家附近的“嘉賓茶室”打包豬肉粉,追溯起來,那黑黑壯壯的攤販應該就是Ah Lok。

每回我都百般不願地拎著一個搪瓷湯煲出門,因為外婆總是叮嚀再三,叫我向賣粉的“潮州仔”要求加湯(當然不加錢)。因為節儉的她,通常會先將我的分量取出,然後往煲裡加入一碗隔夜白飯,那便是她的早餐了。

這天,我回到安邦尋找豬肉粉的記憶。童年的那間嘉賓茶室早已不在,試了兩攤大街上有名的豬肉粉後,還是不甘心,想要找到更接近童年的。最後,就在新村老人院旁的“寶明茶室”找到邱財大哥(62歲)。

據邱大哥回憶,16歲那年曾跟Ah Lok打工,後來經Ah Lok介紹到半山芭大華戲院對面的檳城同鄉那裡工作。多年後,自己出來創業,起先在河清園開檔,到了1981年才回到家鄉安邦新村於“寶明茶室”設攤至今。

喝下第一口湯,我不禁在想:這就對了!

接著,竟不知覺地想大聲說:老闆,我外婆說要加湯!

寶明茶室豬肉粉

創 始 年 :1981年

地 址:638, Jalan 4, Kampung Baru Ampang, Ampang, Selangor.

營業時間:07:00~14:00(星期四休息)

電 話:016-3145019(邱財)

GPS:N 03.14300°E 101.76484°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