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今:參與社團的使命感

森美蘭中華大會堂舉行新屆理事會改選,15天的提名時期都顯得格外沉靜,有說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在提名日的最后一天揭盅,初選理事會出現競選。

若沒有競選,可以節省資源是好事;若有競選也是好事,如今有更多的人樂意貢獻華團,尤其是森華堂是華團最高領導機構,少人關心,那就是力量式微。

華團工作向來參與的人不多,有些人擁有多重身分,分別在不同的團體扮演角色,對華團的生態不是好事,因為搞華團都是同一批人,領導方針與模式幾乎已定型,大家都必須依循常態去做事,沒有創新思維,傳統的搞華團模式就一脈相傳。

以前祖先南來,設立華團為同鄉謀福利,團體就是一個有公信力的組織,可以為同鄉會員作主,可通過經濟活動,改善同鄉會員的生活;如今大家吃飽穿暖,參與華團似是有空余時間的人去做的,華團工作更多只是在履行文化的傳承而已。

文化活動應該傳承,但要做得多廣、多深,是華團的責任,70、80年代,大家生活不容易,但文化活動豐富,文化表演推廣至民間風氣盛;現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活動的推廣卻流于表面,新年舞獅、端午節裹粽、中秋提燈、冬至吃湯圓,就是在傳承文化了。

森華堂的結構下,除了主要的職位,還有各個小組,資訊工藝、人力資源、文教、社經等等,都應該更有效的發揮最高領導機構的組織角色。

有了新會所的森華堂,應隨著活動空間,擴大本身的格局。

人來到世間,都應該為社會留下一些好的影響力量,參與團體組織者需有一份使命感,才能造福社會與民族。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