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50年代非常受欢迎 到巷口听讲古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零秘密‧50年代非常受欢迎 到巷口听讲古

报导:蔡纬杨
(麻坡15日讯)在贪食街吃饱饱,再到巷口听讲古佬“戏说三国”!



在阿公阿嬷的年代,麻坡有个相当知名的讲古摊,坐落在哈芝亚务街的后巷巷口处,与贪食街近在咫尺。

讲古摊于50年代非常受欢迎,许多街坊到麻坡贪食街饱食一顿后,走不到十步路,便可在贪食街交界的巷口处,听讲古佬口沫横飞讲故事。

时光飞逝,讲古佬不在了,听讲古的乡里也曲终人散,留下的只是空荡荡巷口;讲古摊在麻坡人的记忆里,也越来越模糊,甚少被人提起。



每晚7时摆摊开讲

《中国报》四处探访,找到75岁的前校长张发,听听他叙说那一段听古的岁月。

当年,张发校长只有七八岁,便挤在人群中听讲古佬说故事,大家习惯唤讲古佬作“先生”(对知识分子尊称)。

他说,讲古佬每晚7时摆摊开讲,一讲便是2小时,最常滔滔不绝地讲《三国》故事。

还是孩童的张发,因为好奇也去凑热闹,站在一旁听不用给钱,坐着听故事就一人一角钱,每晚去听讲的都有廿几人。

他形容,讲古先生坐在木凳上,戴着老花眼镜,一手翻读那本又旧又黄的书,一手放在“醒木”上,七情上面地讲著故事,紧紧牵动大家的心。

“说到口渴时,便喝上几口茶,讲到最紧张处,他就会拍一下醒木,朝大家说‘明天再来!’。”大伙儿便一哄而散。

欣慰的是,总有些听众会主动帮忙讲古老收摊,让小巷口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儿。

据记载麻坡有2讲古摊

有个讲古佬叫“再传叔”!

根据文人李冰人(笔名唐雪)曾撰文记载,在战前,麻坡有两个讲古摊,两者之间总镇免不了竞争,因此双方常带来精彩的内容,也以精湛的讲古技巧拉客,谁的摊位挤得人多,谁就略胜一筹。

可是,战后,只留下讲古佬“再传叔”继续讲古,另一人不知所终。

唐雪形容,再传叔个子小、脸黝黑、一头稀疏蓬乱的头发、一副古董老人眼镜、一套污浊的衣服,他总是摆好摊后,抽口烟,再等待听众到来。

晴天时,再传叔的讲古摊挤满了人,还好战后车辆不多,即使一半以上的道路被占据,也没人干涉;雨天时,大家就涌到五脚基听古。

再传叔几乎是风雨不改地为街坊讲古,要是不见再传叔,当天肯定是发生了甚么事儿。

再传叔摊位简陋,只摆着一盏小油灯,还有用来摆摊的几个小木箱,当然,再传叔不可能整天搬著木箱到巷口摆摊,所以木箱都寄放在巷子里的人家处。

陈培仁手绘讲古情景

手绘讲古情景,留住那些年的回忆!

76岁麻坡著名艺术家陈培仁,不仅喜好手绘贪食街街景,也曾凭著记忆中,以水彩彩绘出讲古摊情景,还有传说中的讲古佬“再传叔”。

讲古佬在半世纪前,深受麻坡人欢迎,大家喜欢趁着凉风习习的夜晚,听故事打发时间,不过陈培仁却不曾去听讲古佬说故事。

讲古佬过世再也听不到“醒木”

讲古佬失踪后,再也听不到“醒木”的声音!

张发说,由于当时还是孩童, 懵懵懂懂的,忘了不知甚么时候起,讲古先生就失踪了,讲古摊的位置,换了一个卖生蠔的老头儿。

后来听父亲说起,他才知道讲古先生过世了,从此,哈芝阿务街再也听不到讲古先生的声音,再也没有传出“醒木”拍打声。

“醒木”也称醒目、响木,是一块长方形的小硬木块,尺寸不一,上面抹边,共二十条边线,十个平面,放在桌上外露九个平面,所以也叫“九方”。

古时,从皇帝、皇后、文武将、知县、教师、中医师等都有使用这块硬木,并依不同等级的人使用,各有名称,例如皇帝使用称“龙胆”、官老爷的则叫“惊堂木”,说书人使用的则称作“醒木”!

爱抽鸦片福建话讲古

讲古佬抽了鸦片才讲古?

张发记忆中的讲古佬,是以福建语讲古,用词又深,他虽听不懂,却也知道在讲《三国演义》的故事,因父亲也曾讲过刘关张的故事给他听。

“坊间流传,讲古先生是个鸦片仙,总是要抽了鸦片,提了神,才来讲古。”

码头工人听故事打发时间

码头工人爱听古!

据唐雪的记载,听古的人有不少都是不识字的码头工人,喜爱听《三国》、《西游记》等名著精彩故事,打发时间。

另外,据了解,二次大战后的贪食街周边,有不少戏院,包括胜利戏院、丽士戏院和国泰戏院。

由于,不少年轻人喜欢到戏院看戏,渐渐便出现许多大牌档,让看了戏的人前往找吃,美食越聚越多,渐渐便形成了贪食街。

在50年代,市政局便贪食街规划成夜市,营业时间从傍晚6时至凌晨12时。

由此可想像,当时入夜后的,贪食街景象多么的繁华,吃美食的、看戏的、听古的都在聚集在那区块,车水马龙。

自1983年起,贪食街营业时间提早下午1时,后来随着戏院一间间关闭,如今上午11时便可去贪食街觅食。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