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出席家協會議,校長做校務報告時提到我校運動健兒頻頻得獎,家協理事們不覺欣慰,問道為何沒像往年般戴著獎牌上報章的地方新聞版?原來教育部為了公正和透明度,要拿超過3家獎牌供應商的報價,才決定向哪一家定購,所以慢了,要等比賽后數星期才拿到獎牌。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統計數據透露,馬來西亞的政府公務員人口比例在亞太地區最高,接近5%人口是公務員,也就是說每20個人走在街上,就有一名是公務員,人手應該相當夠,但為什么做起事來比公務員人口比例低的新加坡(1.5%)或韓國(1.85%)慢上數倍?
過去幾年,首相納吉積極推動政府轉型計劃,公務員扮演的角色極其重大,尤其在塑造良好投資環境的努力方面,公共服務領域更須展現改革與創新,更有效率執行政府政策,落實既定目標。
事實卻是背道而馳,我國公務員與人口的比例是1對20,充足的人力應該表現出高效率工作表現,但民眾對公務員的服務態度卻非常不滿意,尤其政府部門的官僚和繁文褥節情況,仍然未有改善。
不斷提升公務員待遇
政府設立各種獎掖鼓勵中小企業創新改革並轉型的措施有如虛設,單看外勞僱用條例不斷更改,業者勞工短缺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對各領域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虧損,這點公務員難逃其責。
就以最新的2014年總審計司報告來說,再度揭露多項政府計劃與工程弊端,以及連帶造成的公幣浪費,其中包括一馬援助金現金券遭重複兌現、大馬森林研究院(FRIM)購買價值57萬令吉的數據收集器卻派不上用場等,這類弊病都出現在每年的總審計司報告中,卻沒聽聞有任何官員受到懲罰,最多是調職了事,明年就會再浮現類似問題。
從前首相阿都拉任期至今,政府過去幾年不斷提升公務員待遇,公務員薪酬如今甚至已經超越許多私人界領域,但薪金待遇增加,是否意味著服務效率隨著轉好?這點大家心中有數,問問身邊有幾個人心甘情願納稅給政府的,你自然會找到答案。
(稿費捐南洋報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