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繡郿:《痛過方知悔》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陳繡郿:《痛過方知悔》

倘若沒接觸過蔡明國,還以為他不過是一個白天能一手種出大芋頭的農夫,晚上掌勺炒出香噴噴食物的煮炒師傅。



起初接觸他,覺得他敦厚老實,為人健談隨和,只是眉宇間隱隱看出他的剛烈性子,應該不是好惹的人。

談著所種的芋頭、木瓜,如何掘土、混泥、製作有機肥料水等,他一臉專注認真,很細心講解他喜愛的這份工作。

然而一說起從前,他不無感慨,直言很后悔,年輕時險些踏上一條不歸路,還好,來得及回頭。



當年16歲的他也和時下年輕人一樣,喜歡刺激扮有型,自以為飆摩哆能吸引眾人目光,挑了越危險越快樂的路來走。

他專飆死亡比賽,不是在一條直路上2輛摩哆狂飆,看誰先到終點;當年的比賽是,在山路上2輛來回行駛的羅厘或巴士等大型交通工具之間,直穿過去。成功,便成人,不成功,便成仁。

他說,當年飆摩哆獎金很高,足以讓他吃好住好,所以便去飆了。

他是快成功了,可是對手不知怎么搞的衝出來,撞上他,2人連人帶摩哆撞成一團,對手被羅厘輾死,而他撞上防撞欄杆,不死也重傷。去日本花盡那幾年飆摩哆賺到的錢,手腳裝上鋼支,倖存下來。

他說他很后悔,因為這次意外帶給他無盡的痛苦,是誰也沒法想像的。

“痛是一時的,后遺症是永遠的。”他說。車禍不死,后遺症就永遠跟著來了。

他不能安心睡覺,超過半小時沒動動手腳,血液循環不良,就會開始變成“石頭”,僵直在床上,全身疼痛酸麻難當。

普通人睡一覺7、8小時,他卻只能睡半小時,就要起來運動走走,所以他好久沒試過好好睡一覺了。

這樣的后遺症,年輕人能想像嗎?

只有真正痛過的險些死過翻生的人,才能了解,生不如死的感覺。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