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莉 : 網絡語言

網絡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單是社交媒體中出現的“網絡語言”就叫人目不暇給;而許多網絡語言其實是叫人“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的。

中國的網絡語言最為泛濫,許多正統文字被硬生生地改成了其他同音的文字,如“同學”變成了“童鞋”;“沒有”成了“木油”;“喜歡”被改作“稀飯”;“不要”成了“表”等等。

台灣也有自創的網絡語言,如“美眉”指的是“漂亮小妞”,這還可以讓人接受;還有台語的“凍蒜”是指“當選”;但也有一些讓人看傻眼的,如“模擬考”看似正經八百,卻是指英文morning call,看了讓人會心一笑。

網絡語言也有采用英文字母縮寫取代中文的,如GF(女朋友);BF(男朋友),PLMM(漂亮美眉);TMD(常用的一粗口,猜猜看吧)等另類語言。

馬來西亞華人一般都很快會吸收來自中港台的網絡語言,但我們也有不少本地化的網絡語言,如有廣東朋友問最近在面子書和微信常出現的“bo jio”是啥?其實bo jio是福建和潮州話,指的是沒約或沒邀請,不懂者還真感到混淆。

網絡語言的興起,到底是豐富了還是污染了我們的語文,答案是見仁見智的。年輕人為它趨之若鶩;中老年人則覺得莫名其妙,彼此間有一定的“代溝”;而最為難的可能還是老師和家長,因為得不厭其煩更正孩子采用不規範的華文來寫作文。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