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起早摸黑 菜源滚滚来!
报导:叶凤玲
凌晨四点,士拉央蔬果批发市场开始人群熙攘,四面八方的菜贩来到这个批货天堂,挑菜、选菜,请店家打包送上车。林薇薇也是在这个时间忙碌起来。
“我们是家族生意,从公公那一代开始做到现在,这个档口是我爸爸的,旁边是叔叔的档口,弟弟、表哥也是这行,妹妹则是巴刹摊贩。”
林薇薇的公公一开始是在吉隆坡中央巴刹(现在的中央艺术坊)卖菜,她小学一年级就出来帮忙家人,包包菜等。在她印象中,以前的菜没有现在这么多品种,多数是本地菜和金马仑菜,现在则是本地菜和外国进口菜各占一边天。
“以前的人不太懂得吃进口菜,我爸爸是第一个进口外国红萝卜的批发商,一开始也是亏本,后来越来越多进口菜,大家才习以为常。早期进口菜多数来自澳洲,现在多数是中国进口,因为比较便宜,但是要吃好味道的蔬菜,还是首选澳洲。”
巴刹熟手,一看知货色
熟能生巧,在这个行业做得久了,林薇薇一看、一嗅,就知道这是哪里来的菜。她说,近期的蔬菜十分鲜美,货到就可以即刻出售,不需要查看外观是否完整、剥皮处理等。
“如何挑选新鲜的菜?一般看色泽,新品种的菜不一定外形比旧品种好看、硕大。”她举例,早期茄子是圆形的,反而硕长形茄子是后期新品种。
菜价向来稳定,除了碰上雨季生产过少或过多的时候。“一般上每年十二月雨季,生产量会少一半。比如去年金马仑水灾,菜长豆本来卖一公斤2令吉,最后卖到一公斤8令吉!有时候,新加坡高价收购金马仑的菜,供应给国内的菜就会变少,量少价则高。”
另一方面,碰上好天气,蔬菜生产量多,供过于求,蔬菜价钱又便宜到让批发商都头痛,甚至最后卖不出而丢进垃圾桶。
林薇薇曾经想过开设农场,种植蔬菜,自供自管,但也仅限念头一闪而过,“因为我不懂得种植的技能!”
她们的蔬菜,除了和本地菜农订购,也包括向国外订购如泰国、澳洲、中国。一般上,泰国的菜车会每天从泰国陆路运送过来至士拉央蔬果批发市场的档口,其他则是货轮运送至港口,有时候订单急,也会直接空运过来。
外劳抢滩也得忍让
从小在批发市场出入的林薇薇,在她印象中,小时候经常有槟城、关丹的人,来到士拉央蔬果批发市场买菜。“然后,我们被欠很多账,那笔数目几乎可以买一间店……我和爸爸驾车到外州去收钱,对方屋子比我们的还美,居然说没有钱!”
让林薇薇感慨的是,现今批发商和菜农的交流逐渐减少。“以前大家交流比较多,人情味也浓,做生意也比较老实。现在多了几层中间人,不只交流少了,好像大家都变得不老实了,有时候上面的蔬菜是新鲜的,下面却是不好的,却又要我们给好价。”
除此,外劳也是一大问题。“批发市场的工作量大,时间又长,很多人不愿意进来做,所以,这里90%都是外劳。如果他们做不对,骂多几句就会打起架……我们在明,他们在暗,在这里要小心一点。”
一些外劳甚至在批发市场旁边摆起非法摊位,林薇薇的档口旁边,就有外劳员工打包好一包包蒜头贩卖。她说:“这是外劳自己的生意,没办法,市场上需要到他们。不过,他卖的是我档口没有卖的,没有利益冲突,就当作是让他多赚一点。”
最怕过剩
贱卖无人要
根据资料,士拉央蔬果批发市场有蔬菜、水果和海鲜三个区域,共有448个摊位。其中,蔬菜226个、水果64个、海鲜168个。面对区域内两百多个档口的竞争,可曾发生削价出售此等恶劣竞争?
林薇薇笑说,削价出售情况少见,只是有时候蔬菜生产量过多,供过于求,一些批发商为了出清过剩的存货,在逼不得已之下只好削价,甚至最后丢进垃圾桶。
“由于我们有自己的冷冻房,耐放的蔬菜可以保留两个星期左右。但是,不易保存的蔬菜如玻璃生菜,它只能保留一星期,真的卖不出,只好丢垃圾桶了。”
“有时候蔬菜还是很新鲜,但因为生产量过多,便宜到没人要,最后也是整箱、整罗厘的菜丢进垃圾桶。一些外劳就会在垃圾桶旁边捡拾,然后摆在街边卖。”
她试过要捐送给老人院和孤儿院,但是对方也收到许多同样的乐捐。她说,如果有需要的团体,可以联络她,她很乐意乐捐蔬菜。
长年劳动难休假!
苦 : 要经常挨夜,生病也要工作,一年只有农历新年休息三天。虽说是休息,但由于有批发蔬果给食品公司,林薇薇是专送食物给亚航,所以一接到订单,即使休息也要准备就绪。
乐 : 每天早起都不是问题,习惯了,反而觉得很快乐。可能是从小看惯了,八年前当哥哥转行去卖车,没人帮忙爸爸的时候,我就接手了。刚开始的时候满辛苦,什么都做不起,但是一步一步来,总算是安定下来。公公那时代,档口叫“福源”,父亲掌管时我把它改名为“长青”,因为我想要把它发扬光大。
蔬菜批发商工作纪实
前一天
“长青贸易”主要是批发蔬果给大型餐馆、食品供应公司等,每一次的订单总值至少要200令吉。这些大顾客都会在前一天中午或晚上,打电话向他们订货。订单基本上每天都一样,有时候会有小变化或加减分量。
订单确定之后,开始调动与安排,如果顾客订购的蔬果缺货了,就要安排别处的货源送过来。批发商提供的是“包到完”服务,顾客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无需顾客一家家批发商去订购。“长青贸易”也试过帮顾客订食油,尽量为顾客做到最好。
凌晨4点
士拉央蔬果批发市场廿四小时营业,来自各地的菜车会零散在不同时间送菜到这里。一般上凌晨4点开始陆续有大批菜车进来,“长青贸易”最早的菜车也是凌晨四点左右从泰国运送抵达,林薇薇的先生林永顺会在凌晨三点先到批发市场打点一切。
菜车抵达批发市场之后,司机会根据菜农给予的订购名单,一一分配到各批发档口。菜送到档口,林薇薇就会对照昨天的订单,查收蔬果是否齐全,然后现金付费或是隔天汇款。
为了方便取货和送货,根据订单把蔬果分开打包。有些顾客会过来档口取货,有些会安排以小罗厘送到顾客那里。
凌晨5点
批发市场人潮最多是在凌晨四点至五点。这个高峰时间是菜贩们的批货天堂,巴刹小贩、早市小贩也会到来取货或是买货。
一般上,购买两三箱的顾客会要求查看菜箱,一旦发现有瑕疵品,就会要求换第二箱。但是,逾十箱大量订购的顾客,则不会要求查看,彼此的信任度很重要,一旦顾客觉得蔬果不新鲜,就会停止订购了。
批发市场有的只做批发,有的是批发和门市皆有。“长青贸易”以批发为主,但是一些货量少的蔬菜,则会以零售方式销售。价格上两者有差别,举例,一箱菜10公斤卖15令吉,零售则是1公斤2令吉。
凌晨6点
“长青贸易”早上那班在早上6点收档。虽然收档,但是档口还是有外劳看守,因为在下午2点轮班营业之前,还会有国内各地的菜车如柔佛、怡保、文冬、金马仑等,陆续抵达批发市场。
蔬菜保存不容易,越是接近收档时间,价格越低。特别是一些无法耐放的菜,开始降价50仙出清,来到早上十一点,一公斤蔬菜更会降价1令吉至1令吉50仙不等。此时,许多夜市小贩和外劳就会到来购买。
下午2点~下午6点收档
“长青贸易”下午轮班于两点开始营业,直到下午六点才收档。除了本地菜车陆续从柔佛、怡保、文冬抵达之外,一些国外的订单陆续从码头运送到商店,再转送到档口。
红姐姐变品牌
舞台放光芒
1999年,在0大马“中文戏剧之母”孙春美老师的提议之下,洪绣晴换上“红姐姐”身份,开始为小朋友讲故事。“红姐姐”的命名很简单,她姓洪,小朋友喜欢红,所以就叫“红姐姐”。
“红姐姐”一开始是在吉隆坡文化街街头讲故事,后来跟着“红蜻蜓出版有限公司”全国巡回讲故事,也推出过《红姐姐来了》有声画专辑。直到2004年,她才思考“红姐姐”品牌的经营与创新,和当时的戏剧强组T剧场合作,把讲故事变成完整的剧场演出,连做三年红姐姐儿童剧。
品牌需要历史和故事,而这都需要架构在“持续性的创新性上”。洪绣晴认为,本地不是不能做儿童剧,但是由于缺少经常出现、让人记住的人物,降低了儿童剧品牌化的可能性。
“品牌化是不可能一直依靠一个人来运作的,要有文创品牌产生,我认为需要有一个可持续性的执行策略,否则将在资金层面上受困,因为戏剧利润空间其实不大。”
从1999年演到2005年那一年,因为洪绣晴怀孕而御下“红姐姐”一角开始,培养出第二代的“红姐姐”;直到今天,“红姐姐”已经有七代,而且最新一代的红姐姐还是说英语的。
她笑说,实际上小朋友并不认得她的脸,也不知道她就是红姐姐。“但是,小朋友只要一看到穿红衣的就知道‘这是红姐姐’。”
“我觉得,戏剧品牌化就是要这样,持续性加上创新性,才能像企业一样传下去,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遍地开花,成为品牌。”
在演出“红姐姐”之前,洪绣晴只有两次的舞台剧演出经验。当时,她暗地里觉得搞舞台剧的人都是傻子,付出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只赚到一盒饭而已,“没想到现在自己也变成了傻婆,呵!”
今年,她甚至可以抬头挺胸说“我是剧场人”,因为她设立了“红姐姐工作室”,开始营运剧场并且以剧场来支付两位全职员工的薪水。
家长看了,也受益不浅!
洪绣晴认为,儿童剧行销的特点是它的销售对象是父母,但是服务对象却是儿童和父母。
“我们一直鼓励父母陪同小孩一起看戏,因为有时候小朋友看不懂,需要父母的引导。我觉得庆幸的是,红姐姐的每一部戏都帮父母解决一个问题,比如《火火不见了》讲发脾气,看完之后有位爸爸说:怎么演得像我啊?我们不直接抨击大人,但是父母看了会有感受、省思,透过戏剧自我疗愈,这是很微妙的过程。”
洪绣晴记得一位台湾文创老师说过的话:戏剧经营不是演出和剧场,而是观众。
演出的时候,试过有观众在表演开始的五分钟就离场,原因是他并不知道这是儿童剧演出,洪绣晴知道之后,主动退还票钱。也有小朋友从一开场就一直哭不停,她会凑前询问家长是否要带小孩离开,当然,也是主动退还票钱。
“我不介意这小小的损失,只希望观众满意,觉得这票价是值得的。”每当听到家长表示说,家里的小孩是如何期待着演出,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洪绣晴希望把儿童剧带到更多的乡镇表演,不久前,她刚推介“红姐姐儿童艺术工程”活动,希望在企业、团体赞助和乐捐之下,能让更多的乡镇的小朋友享受戏剧的快乐。
实际上,今年一月的东海岸大水灾,在善心人乐捐之下,“红姐姐工作室”就到了灾情最严重的瓜拉吉赖(Kuala Krai)做演出。接下来的5月或6月,在佛学会的合作与带领之下,更会到吉兰丹丹那美拉(Tanah Merah)、瓜拉吉赖,给当地原住民演戏以及教导他们基本的逃生技能。
剧场就在生活里
“过去因为没有固定的据点,就连排练也要询问谁家的公寓可以排练就去排练,有点像游魂野鬼,也没有办法策划长远的演出计划。”
今年,洪绣晴在吉隆坡大城堡商业街的三楼租用了一个空间,设为“红姐姐工作室”。这不只是她多年来参与舞台剧的一个新里程碑,有了工作室之后,排练、制作、演出全都集中在这里,工作人员也无需再为交通、时间安排而烦恼。
有了家,她的心安定下来,未来的目标更确实起来。“以往是一年只做一或两部,现在策划著今年做六部,明年做十二部演出。”
洪绣晴听过孙春美老师分享过,在国外,随便转个弯就可以看到某咖啡馆、某小镇有演出,演出就在生活里,不只是在剧场里发生。
“希望我们本地也能有‘戏剧就在生活里’的氛围,所以希望接下来会做多一些演出。即使没有演出,也要有活动,让观众可以维持在这样的氛围里,随时想看就可以看。”
一场精彩的演出,往往取决于策划及执行能力的高低。作为“红姐姐工作室”创办人兼剧场创意人,了解洪绣晴的工作纪实,如同了解一场演出的进行流程。
热情不被现实打倒!
苦 : 全部苦都是乐。有次在网络上写下几句感慨:演出收入少,演员们怎么维生呢?结果不少人回应,到嘛嘛档吃最便宜的roti,或是拿咖哩汁时多拿马铃薯,可以吃饱一些……我觉得演员很辛苦,所以演出完毕会叫多一两份请大家吃,他们的热情没有被现实打败,这一点也叫我钦佩。
乐 : 它让我看到每一个人的长处。比如,我去买饭盒给大家,一盒5令吉,但是工作人员去买,却可以买到一盒4令吉,而且肉菜更多一些!有些人只是静静的打扫或是安静地做他的事情,但是从戏剧里都可以看到他们在发亮!
剧场创意人工作纪实
演出前两个月
从构思演出主题到编写剧本,往往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整个过程中,依主题为创作核心,进行情节构思、发展、确定等,包括从人物塑造入手,再发展故事等去酝酿、修改以及完成剧本。
剧本确定之后,策备相关的幕后制作,如场地和演员接洽、道具、音乐等。同时,因应演出主题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宣传策略、前台活动、延伸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前来看戏,让观众体验一场愉快的表演。
演出前一个月
密集式的培训与排练当中。一出舞台剧的制作是从无到有、一点一滴慢慢累积堆砌而成的,没有任何倒带重来或是暂停的机会,这就是舞台剧最迷人的地方。
在正式表演之前,一定会进行排练,目的是为了确认表演的所有细节,同时通过一个团体一起排练的过程当中,领悟到团队默契和向心力的重要性。
另外,排练可以让演员适应临场感,对自己的表演产生更多的信心。演员也可以根据现场其他人的回馈,去改善表演,因为他们的反应代表着观众可能会有的反应。
演出前一星期
进入最后倒数时间,定时开剧场会议,确定所有环节包括灯光、舞台布置等都准备妥当,或是有什么难题是还没有解决的,大家一起帮忙解决。曾经试过服装做不好,最后洪绣晴和工作人员每个人拿一件回家缝,这才赶上表演。
演出当天
演员准备就绪,工作人员最后确定舞台、灯光、道具是否准备妥当,而绣晴的工作就是做最后的观众确定和安排。比如,有幼儿园学生过来看演出,会在电话中询间幼儿园负责人相关的人数、交通。如果是安排巴士,工作室这里就要安排巴士停放哪里?小朋友下巴士之后如何带他们上来剧场?
试过在一个雨天,所有工作人员撑伞撑成伞海,让小朋友从伞下走过。剧场要经营的不只是表演和剧场,更包括观众,从观众一下车就要照顾到他们的感受,所以我们连电梯、楼梯、厕所都打扫干净,希望让大家更自在。
演出过后
欢送观众离开之后,开内部检讨会议。在每一场演出,绣晴会坐在不同的位置去感受观众坐在里面的感觉,然后把她的感受和意见提出来。当然,决定权在导演手里。
眼睛吃美食
摄取色香味
食物造型师在美国已逾三十年历史,虽然食物造型师和厨师都能让食物看起来美丽,不同的是,厨师煮出来的食物,视觉享受几分钟后就开始享用,而食物造型师却得让食物在摄影机前面美丽数小时。
“食物好吃与否,往往第一眼就决定了。所以,食物设计的第一步要弄清楚对象是谁?如果是小朋友吃的,在搭配上尽可能色彩丰富、亮丽,吸引注意力。如果是年轻人,要考虑的是多样化、流行感,满足他们贪鲜的性格。”
食物造型师刘凤兰(Tracy Lau)说,爱吃和懂得煮食,是食物造型师的最基本要求,再透过个人的美学修为,去表达对食物的欣赏。
“凡是看到什么食材、食物都会送进嘴里吃,好吃的吃过,难吃的也尝过,这样味蕾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吃。”为了探索最新食材,任何食品相关的展览如咖啡展、茶叶展等,都会见到她的踪影。
食物会变馊,唯有造假!
她是如何诠释食物造型呢?“简单来说,就是将食物变得色香味俱全。透过食物和布置,让人一见就想买想吃,或是突出和传递一个讯息。”
说来简单,但真要把造型弄好,吸引人,其实不简单。能够成为食物摆盘的“美丽教主”,全因刘凤兰的背景。她在杂志工作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累积了一定经验,弄起造型来,算是很大的帮助。
通常会找上食物造型师的,都是饮食业、媒体或是商业广告摄影师。食物造型师的工作就是,针对食物呈现(例如将食物上碟)及餐桌摆放做整体装饰,食物(商品)呈现在大家面前时,讲究品味。
“拍摄的过程很长,很多时候食物因此而变色、走样,所以用来拍摄广告照片的食物根本都没有完全煮熟,或者烹调的方式和一般正常的不同。有时候会用颜料把鸡鱼上色、用酱油调成咖啡、用洗碗液弄成咖啡泡沫……这些食物在拍摄完毕之后,都一定是丢到垃圾桶去, ”
她说,虽然是“造假食物”,但是为了理想的拍摄效果,食材一定要真假掺半混合,才会增加食物的真实性。
偶然入行赢得赞赏
刘凤兰表示,在今天的马来西亚,食物造型师属于“小众行业”,要入行,大部分人都是自行学习,一边做一边摸索。像她,就是因为偶然而入行。
有一次,商家邀请她到一位著名厨师家里,为厨师烹煮的食物摆盘(食物上碟),然后拍摄。因为某些原因,该名厨师煮好之后,对拍摄队伍弃之不理,当时在现场的刘凤兰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硬著头皮处理后续工作。
“没有想到,该商家老板很喜欢我的食物摆盘及创意设计,自此经常点名要我来做食物造型设计,让我有一个好的起步。”
开始,她只是做食物造型设计,后来找来熟悉的摄影师合作食物拍摄。另外,为了呈现理想效果,她不惜花费租用一层楼的空间当作烹饪教室与厨房,里面放满了各种工具,也可成为拍照场地。
巧心制作谁能辨真假?
餐盘是画布,食材是颜料,锅碗瓢盆是刘凤兰的画笔,以九岁开始进厨房的基础、十多年从事杂志的经验,运用食材搭配,佐以创新的精神,把对于烹饪的热情化为一道道精致的食物造型。
拍得美非易事!
苦: 工作时间很漫长,试过为了拍摄一杯水,而用了五小时,才拍出商家满意的效果。更多时候,为了要得到商家老板的同意,在拍摄现场等了几小时,才收到商家老板的回复说ok,这才收工!所以,每当接到一个生意案子,该拍摄工作就要预留一整天的时间给对方。
乐: 挑战大,成功挑战的满足感更大!而且,薪酬也高,设计食谱、采购、烹煮等,全都是逐一项目收费的。
食物造型师工作纪实
拍摄前一个月
从商家接到食物造型设计案件,往往需要一个月或最少两星期的准备过程。有些商家会提供食谱,只要求食物造型设计,把食物弄得美美地拍照;有些商家则要求食谱、食物造型设计一起做。
食谱要针对商家的食品特色去构思,耗时一星期,过后的修改,又耗时一星期。一般,一个月筹备时间最充裕。
拍摄前一个星期
食谱确定下来之后,食物造型师和摄影师要清楚食物、商家到底需要表达什么?有何理念?有何重点?
而一件漂亮的餐具,是食物造型成功的一半。
由挑餐具开始,到食物摆盘与环境的配搭,都非常讲究。比如要带出屠妖节的节庆热闹,餐具可以选用叶形的碗碟,或是在餐具上放上片片香蕉叶,反映应出印裔同胞的风俗。
到底食物要放多少?餐具要什么颜色或什么类型?还有,食物和餐具要配以怎样的布局、台椅、空间等等的环境氛围,都是食物造型考虑的范围。
食物要具备色香味,这个色,不只是食物的色泽,也是整体氛围的颜色。由食物的烹调、配搭、色彩、层次到餐具的美感、细致,再到背景氛围的和谐、愉悦,充分展现了丰富的美学形象。
拍摄前三天
开始为食物试做造型,根据难度的不同,耗时也有很大差别。有时候,一个小时便足够,但有时候,需要耗上一整天。事实上,食物造型师往往比其他造型师的工作难度更高,因为不仅要对物体的美感有敏锐观察力,更必须了解食物的品性,并且有一定的烹饪技能。
从食用到拍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食用是以食材、食味为主;但为食物造型,完全基于视觉考虑,食物造型师需要知道不同食材的配合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包括颜色、质感、形状等。
比如,冰品快速融化,拍摄时间又长,还没有等到摄影师调好拍摄角度,一杯红豆冰就融化为冰水了。食物造型师要另取巧思,用盐取代冰沙,最后在杯上喷上水雾,营造清凉的效果,让它看起来更像真的。真品红豆冰只能“耐”几分钟,但造假红豆冰却能耐三小时。
拍摄当天
挑选适合的餐具去配合食物,再利用道具如台布、花、饰件等,去营造理想中的氛围。摄影师会根据试拍的照片,来做加减的动作,例如加个假冰块、柠檬片、草莓、薄荷叶之类调整位置,看看好不好看,再决定还要不要加什么东西,直到大家都很满意后,就由摄影师正式拍摄,从头到尾可能花费几个小时。
在等待摄影师调整角度的时候,食物造型师可以适当的装饰食物,因为即使是造假的食物,也不一定能长时间保持完整的外观。
正式照片拍出来之后,让商家老板或代表审查。曾经试过某商家一直不满意咖啡泡沫的形状,弄了几个小时都不成功,最后刘凤兰灵机一动,用洗碗液打出大大小小的泡泡,这才获得通关!
职场战士临危谋生计!
摩天楼窗户清洁工
这是在杜拜一个商业大楼34层400英尺高的公寓。当这个工人发现公寓的窗户上有个斑点,他只能探身将玻璃快速擦拭一番──走出狭窄的窗台上,抓着窗框,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之下,探身出去清洁窗外的污迹。
鳄鱼摔跤手
泰国动物园鳄鱼摔跤手每天的例行工作,就是把自己的头伸进动物园最大鳄鱼的嘴巴里。在泰国曼谷郊区三攀动物园里,自从1985年成立以来,斗鳄人就一直在此表演这种独门绝活,在一小时的表演节目里,他们的工作就是和鳄鱼搏斗。
渔民
根据美国2008年的统计,每10万从业人员中有129人死亡,61人受伤。渔民们每天工作多小时,每周7天,经常是在黑暗中,没有长时间休息。他们必须一看到机会就进行捕捞,否则全年的收入就会泡汤。寒冷的海水和冰冻的船甲板往往诱发可怕的事故,风暴会打沉小渔船,有时会夺取所有船员的生命。
伐木工
只有极少数其他行业能像伐木业一样,每年都会有伤亡,而最大的危险来自砍伐树木所在的山坡。如果砍伐方法不对,这些大树就会轰然倒下,顺坡而下,碾压到伐木工。老森林往往有这种枯干,很大的死树枝,随大树倒下而崩断,不知掉到哪里去?即使树木被砍下后,装木头的活也不轻快。
矿工
根据国际统计资料,在民间矿业中,2010年的致命职业伤害增加了74%,从前一年的99起增加至172起。而矿业的死亡事故比率,从2009年的每10万名全职矿工有12.4人死亡,增加至2010年的19.9人。
扫雷工兵
扫雷或排雷,是在一个区域清除地雷或水雷的过程。人工排雷是目前在用的最好系统,因为它已证明,目前这一代扫雷机最好的把握只能清理80%的雷,而人工排雷则有把握达到99.6%。但是,这项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从1996年至2002年,排雷导致至少500人死亡。
标靶女郎
标靶女郎用于马戏团和杂耍的一个词语,指的是在飞刀、射箭或飞镖之类“飞刺”节目中的女助手。
一般助手站在标靶板前面,或绑在一个移动的靶板上,掷镖师掷刀或射箭击中靶板,但不能打中助手。用助手作人目标会带给观众强大的风险刺激,如果没有助手把自身置于危险之中,这些表演就只不过是简单的准确性表演,但如果有受伤或死亡的危险,表演就更富有戏剧性。
建筑工人
建筑工人在半空中,吊装巨型钢梁、构建办公楼等大型项目的结构框架。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报告,其中建筑工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高空坠落,由于业主和管理者试图削减成本,导致施工工人死亡个案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