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清:用建設感化閱讀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戴美清:用建設感化閱讀

芙蓉辦事處高級記者



圖書館是城市文化發展的表征,圖書館就像一個地方的心臟,來到電子產品的“滑時代”,讓人開始關心是否還有人在閱讀、看書,求知識。

根據2010年數據,馬來西亞人平均每年只閱讀8本書,日本人每年平均閱讀40本書,台灣人平均每月讀約2本書。

求學時代,我們把圖書館形容為知識的寶庫,與書為伍,可以開拓知識視野,提升人文素養;反觀現今科技年代,在公共場合、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幾乎可以看到人們習慣在滑手機,還有誰會選擇到圖書館投入書香味?



森美蘭芙蓉中華獨中新圖書館最近啟用,亮麗清新的設計,以落地玻璃配上板條式的木板,外形像一間時尚的咖啡館,外人難以想像,這是一所座落在校園內的圖書館。

芙中圖書館大部分家具及櫥櫃,已沿用半世紀,因為木質佳,經過翻新后煥然一新,再搭配特別的燈飾,室內洋溢著復古氣息,閱讀桌上放置小盆栽,塑造寫意的閱讀優質環境。

芙中新圖書館的誕生,源自于董事部做對了重要決定,把它從學校行政樓的4樓搬遷至底樓,方便學生閱讀借書,董事部更不惜動用超過100萬令吉,打造新圖書館及購入大量新書籍。

閱讀可淨化心靈

這項決定改變了校園的閱讀風氣,學生的借閱率大大提升,校方更跨出一步,開放圖書館讓等待孩子放學的家長們,善用等待的空閒時間到圖書館閱讀,希望家長以身作則,帶動孩子的閱讀興趣。好的閱讀環境,不但可讓人增廣見聞,更可淨化人的心靈。

作家卡爾文.特里如此形容紐約公共圖書館:“紐約偉大的文化机构中最平等待人的地方,不需要金錢,不需要會員證;也是最高水平的地方,任何進出圖書館者都能自我感覺有如与哈佛大學學生同等的資格。”

“滑時代”下的社會,閱讀的價值需要被感化與提醒,甚至要用環境來吸引人接觸書本。電子產品會斷電,書本卻是無時無刻能讓人充電,常與書對話,才能與人交心。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