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屋語.傳承經驗建可負擔房屋

拿督童國模

國際房地產聯合會(FIABCI)亞太區秘書處主席

武吉佳拉房產(Bukit Kiara Properties)集團主席

歡迎意見回饋feedback@fiabci-asispacific.com

正當我在平日最常光顧的其中一間餐館用餐時,發現這間由家族成員經營的餐館在數十載內,依然提供口味不變的食物及服務,這讓我深感奧妙。

詢問老板后發現,秘訣在于他的祖傳食譜及一套代代相傳的經營模式。

相信你光顧自己常去的老餐館時,也可能感同身受。隨著時代變遷,你會察覺這些業主會為了適應新環境而改良餐飲秘方,卻維持其業務的本質。也因為如此,他們的業務蒸蒸日上,一些甚至還可以開分行擴展業務。

以上例子強化了經驗及技術能使人進步的理念。此理念適用于任何一項行業,尤其是技能型領域,如房屋及建築業。因此,它或許能解決我國在提供可負擔房屋所面臨一些挑戰。

政府于2013年宣布將在5年內興建100萬間可負擔房屋的計劃。平均計算,政府將在每年興建20萬間房屋。

然而,國家房地產資訊中心(NAPIC)指出,我們在2013年才開始興建了14萬6000間房屋,當中包括豪華房屋、中價房屋、可負擔房屋及廉價房屋。此數字說明,我們在興建可負擔房屋方面還得加把勁。

在我過去的撰文里,我們探討很多方式來增加可負擔房屋的供應,其中包括征用農業地段供房屋發展用途、把郊區發展成為城鎮、通過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統連接郊區與城市,及允許興建更多高樓以便更有效地規劃空間。

軟硬兼施增供應

除了以上提及的“硬體”建設,“軟體”建設也不容忽視。這里指的是把“人”當成軟體元素來發展,即讓經驗能夠代代相傳及提供正統的訓練,讓人們強化技能。

我記得過去在60至80年代,市政廳、房屋部及各地方政府發展機構都曾積極參與興建廉價房屋項目。當時我在市政廳裏當了3年的合約職員,很慶幸成為該團隊的一分子,並有機會參與一些項目。

有關當局及相關機構因當時大量參與興建廉價房屋項目,從中累計了不少經驗和技能。可惜的是,自我國的建築領域于1980年代開始大量依賴外勞,許多寶貴的經驗及技能在員工更替后流失。日子久了,有關技能和知識的差距持續擴大,進而影響整個行業的效率。

為了解決這項問題,有關當局可考慮延長擁有技能的外勞的工作準證,或更好的方法是培訓本地工人,讓他們掌握必要的技能負責比較復雜的任務,或讓他們在工地里擔起監督工作。

比方說,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前身為工人學院(The Working Men’s College),就是為了培訓擁有特定技能的建築工人而創辦。以此為例,政府或一些機構如國家建築工業發展局(CIDB)可考慮撥款為建築業設立一所職業學校,專門傳授各種專業技能如砌磚、抹灰、水管工及鋪設電線等等。

長期全面規劃很重要

除了傳授知識,長期及全面的規劃對興建可負擔房屋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過去,在市政廳里當一名建築師是一份終身職業。他們負責規劃、管理及監督工程,確保有關工程持續發展。希望此傳統能延續至今,確保我們的城市能獲得持續性的總體發展。

若我們想把吉隆坡提升成為世界級的城市,有關當局應構想未來50至100年的長期城市發展規劃。這必須與興建可負擔房屋及建設公共交通系統網絡同步執行。

以往的經驗有助我們加快邁向未來的步伐。要確保優秀模式獲得傳承,我們就必須讓薪火相傳,同時鼓勵年輕的一代改善現有方式。

只要我們的目標專致,把提供國人住房視為主要目的,我們將能加速完成居者有其屋的使命。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