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大稻埕. 昔日城鎮繁華 今日文創新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大稻埕. 昔日城鎮繁華 今日文創新生

特約:陳嘉榮



近幾年來,台灣刮起一陣文創風。政府或民間都積極發展文創品牌,試圖以文創的力量為台灣打造另一個經濟版圖。走在台北街頭,不管是旅游景點或是百貨商場,只要打著文創的旗幟,都能獲得許多人氣。

在台北瘋文創的氛圍下,本地電視台新聞主播陳嘉榮,帶領一群對文創有興趣的大馬人,游走台北街頭巷弄,感受著台北文創的魔力,也思考馬來西亞未來的文創之路。

作為舊時老台北城最繁華的物資集散地,大稻埕集合了天南地北貨,散發出台北人的生活氣息。在細雨紛飛的冬天,我們漫步迪化街,欣賞從清末到日治時期的建築,瞭解歷史故事之餘,感受老店新生的喜悅,看生機盎然的文創力量如何激活一個老社區的生命力。



撐著雨傘,我們走進大稻埕裡的迪化街,從一間間不同風格的老店屋當中,可以想像大稻埕作為舊時老台北城最繁華城鎮的景象。從日治時期到20世紀中期,大稻埕一直是台北物資集散地,天南地北貨如茶葉、米、藥材、布料等,都可以在大稻埕找到。

老磚藏智慧,防止空襲

一條老街的形成,很多時候只聚集了同一個建築風格的建築,而大稻埕獨特的地方是可以在這裡找到不同時期的建築,從最早期的閩南風格、洋樓式、巴洛克式到現代主義式,建築風格隨著年份改變。熟悉大稻埕歷史的人看到店面的建築風格,大概可以知道建築建于哪一個時期。

抬起頭一看,幾棟仿巴洛克的建築物和我們遙遙相望,建築物上的立體浮雕外觀和繁複的花草正是日據時期由日本人帶進來的仿歐洲巴洛克建築風格。

“你們看,這些建築物越蓋越華麗,因為當時在大稻埕經商的居民越來越有錢呀!”邱先生笑著說。

邱先生是我們這次大稻埕行程的導覽人,從小在大稻埕長大,現在大稻埕經營一家50年老公寓改造的民宿。

經過數間老店新生的咖啡館和工作室,邱先生在一間歐洲風格老建築停下來,請我們觀察樑柱上的磚塊。只見黃色的磚塊上帶有間隔的條紋,邱先生解釋說,從高空看下來,磚塊會有反射的效果,再加上黃色的磚塊和當時的黃泥路相近,所以這樣可以提高美軍在日治時代轟炸民房的難度。

迪化街的大部分老店屋都屬于長條形連棟式的店舖,店面不寬而店身偏長,這和當時以房屋的寬度來收稅的政策有關係。馬來西亞檳城的老店屋也因為相似的稅收政策,屬于屋身偏長的設計。

往下走,邱先生領著我們來到了一間擁有160年歷史的閩南式街屋——林五湖本館。林五湖是一間經營命理生意的店面,現今已搬遷到迪化街另外一頭,出租給一間茶館。因為林家祖先牌依然留在此宅,所以林家子孫每一年都會回到祖厝祭祖,次數高達15次。

在歲月洪流下,大稻埕漸漸失去其商業樞紐的地位,但是透過政府推廣的URS都市更新計劃,仿彿為老街注入了活水,華麗轉身變成一個文創基地。URS乃是台北市都市更新處首創的“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將適當的公有閒置空間,公開徵求民間團體提出具有創意的使用計劃,在限定期間內委託其經營管理。獲選的單位只需付基本水電費,就可以在大稻埕的老屋子實踐他們的文創創業計劃,如復合賣店、藝廊、書店和咖啡餐飲服務等。

導覽在香火鼎盛的霞海城隍廟結束,回頭看我們一路走過的迪化街,這一個漸漸沒落的百年老城鎮,經過政府和民間文化團體的努力,正透過文創展現另一道光彩!

●●●●●●●●●●●●●●●●●●●●●●●●●●●●●●●●●●●●●●●●●●●

康青龍文化社區.賺生活的巷弄美學

康青龍是以街道名:永康街、青田街、龍泉街各取其一字的統稱,由于鄰近台大、師大等大專學府,所以這一帶有濃濃的人文氣息,是一個適合漫步探索的文教社區。

進入這個充滿特色小店的社區,你仿彿在欣賞由不同創作者共同打造的巷弄美學。走進裝載著店主人夢想的手作小店,許多老闆會跟客人聊天和分享創作理念,或者是鑒賞某個古董收藏,大家仿彿是多年老友,不全然只是買賣的主客關係,因此有人說這裡的老闆不是來賺錢的,而是來賺生活的。

夜色低垂,我們來到兩間特色十足的書局——“舊香居”和“水準書局”,兩間書局的老闆看起來就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努力地賺生活,你會發現——他們喜歡聊天多過做生意。

水準書局

號稱全台灣最便宜書店的水準書局,位于師大夜市附近。書局老闆曾大福是一個愛書之人,四十年前剛開店時,書被定位為奢侈品,老闆就想把書本平價化,讓更多人能夠接觸書,所以都會給高于一般書局所給予的折扣。

除了便宜,許多人喜歡擠在狹窄仿彿倉庫的水準書局裡,為的是“偷聽”老闆和顧客之間有趣的對話,偶爾還能聽到老闆的一些經典名言。 例如:

“這本書講歐洲文化的,好看得不得了,給你六五折,看完之后,包管你晚上躲在被窩裡偷偷哭泣。”

老板一席話,比書還精彩

“我已經打很多折給你了,不能再減價,我是在守著人類最后一道文明。”

“這本書半價賣給你,看了之后你的人生從黑白變彩色。”

除了出口成章,老闆也喜歡推薦書,常常在客人結賬時,“硬塞”一些書給人家。他對于自己推薦的書總是很有自信地誇海口說:“你看了覺得不好看的話,我送你歐洲來回機票!”

水準書局另一個特點是,在你付款之后,老闆都會在書籍內頁蓋上一個印章,寫著“水準書局——全國最便宜的書店”。有人質疑為什麼老闆賣書一定要蓋上一個有礙頁面美觀的醜店章?曾大福解釋,店章是一種記號,證明那本書確實由該店售出。如果買了老闆介紹的書,最后覺得不好看,還可以在一個月內憑這個蓋章退還給水準書局。

這位老闆除了很會推銷書,他還常常做些傻事,例如對那些帶不夠錢買書的朋友,他會說:“不夠錢?我把書租給你!看完再拿回來就行了!”

那一刻,一股暖流流過心房,老闆就像經營知識花園的園丁,把知識的美傳播給愛書人。水準書局的這些軼事,口耳相傳后,使它成為許多愛書人“景仰”的聖地。

舊香居

經過人潮洶湧的師大夜市,來到龍泉街尾的二手書店“舊香居”。一踏進這間以販售文史哲、藝術社科類古籍舊書為主的二手書店,就看到長髮飄飄的負責人謝雅慧,坐在櫃檯后,和客人談得不亦樂乎。

打扮新潮的雅慧曾留學法國,在同樣經營二手書店的父親耳濡目染下,對二手書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舊香居近幾年經常舉辦古籍書本展覽,雅慧希望可以帶領愛書人,從內容、圖片、裝幀、字跡等各種角度瞭解舊書、欣賞舊書,領略舊書世界的豐富和趣味。

看著一本本藏在玻璃櫥櫃的古書,發黃的書頁,以線裝幀的古書,到近代精美編輯的書籍,仿如瀏覽著書本編輯的進化史。二手書就如測量社會文化水準的一把尺,文化基礎愈深厚,二手書店的藏書就越豐富。裡頭豐富的藏書,讓舊香居跳脫一般二手書的格局,成為文化和歷史傳承的媒介。

●●●●●●●●●●●●●●●●●●●●●●●●●●●●●●●●●●●●●●●●●●●

四四南村.活化眷村歷史迸發文化火花

一個有溫度的城市在發展的洪流當兒,會完整地保護老建築,讓民眾從老建築瞭解過去的歷史,讓年輕一代有機會從實體接觸國家獨有的文化。

和曾經是世界最高建築物的台北101大樓比鄰的四四南村,是台灣國民政府建立的第一座眷村,建于1948年。當年村民全是第四十四兵工廠的廠工,因為眷村位于四四兵工廠的南方,所以稱為四四南村。

四四南村處于信義區精華地段,在寸土是金的台北,很難想像四四南村沒有被貪婪的建商吞噬,反而蛻變成小而美的文創特區。其實1999年,四四南村曾面臨拆除的命運,在社區居民和文化街人士發起眷村文化保存運動下,台北市文化局正式將四四南村列為“歷史建築物”,部分具代表性的眷村建築物還完好地保存下來,成為現在的信義公民會館暨眷村文化公園。

發現生活中的好

四四南村內有一個眷村文物館,介紹四四南村的文化歷史、傳統手工藝、眷村特有的美食和昔日眷村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器具。走進昔日廠工居住的眷村屋子,從一張張發黃的舊照片,以及文物館重現當時廠工生活狀況的傢具擺設,我們感受到眷村居民簡單卻具有特色的生活形態。

李宗盛和張培仁創立的“好,丘”複合式餐飲生活空間,也位于四四南村。“好,丘”除了提供咖啡和輕食外,也售賣以在地食材製作的產品如果醬、調味料、零食和日常用品等,借此推動在地產業,帶領民眾一起發現台灣美好的人事物。英文店名“Good Chos”即是“Good Choice”的諧音而來,希望越來越多人和“好,丘”一起發現生活中許多來自在地的好選擇。

每月雙周週六,個個風格迥異卻滿腔熱血的創意人,會在四四南村舉辦的生活市集展現各自的才華。從自產自銷台灣蔬果,到自製創意擺設品,民眾都可以在生活市集多元化的創意手作品中,選擇自己的心頭好。

簡單生活節發起人張培仁曾說過,定期舉辦創意市集,是想培養一群慣性逛創意市集的民眾,營造一個讓創意人的創作能量得以展現的市場,因為推廣文化符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充滿歷史味道的四四南村進行創意市集,在欣賞昔日的古建築之餘,接受創意人創新好玩的點子,這是新舊交匯的文化灌溉。

台北文創之旅⊙簡介

去年12月,偶也文創舉辦“台北文創之旅”,由新聞主播陳嘉榮帶領團員穿街走巷,尋找台北文創的精彩,有關的文創路線圖如下:

天下雜誌《台灣文創趨勢》分享會→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溫羅汀書店→紫籐廬茶坊→大稻埕創意街區→南西文創小徑→中山北路文創聚落→四四南村→康青龍文化特區→明星咖啡館→華山文創園區(簡單生活節)→李宗盛與張培仁文創分享會→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藝術廣場→蔡明亮咖啡走廊→松山文創園區(原創基地節)。

下一趟台灣文創之旅即將啟程,詳情請聯絡偶也文創017-238 4125(偉倫)。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