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財企:教育須教和育平衡

馬來西亞一名23歲留學生諾菲特裡,在英國被警方突擊檢查發現私藏3萬張兒童色情短片和圖片,犯下戀童罪,鋃鐺入獄,震驚各界。據提供他獎學金的人民信託局(MARA)發言人說,擅長數學並負笈倫敦帝國學院的他,是一名聰明的模範生和“國家資產”。

這使我們想起,擁有大馬血統的蘇菲亞,曾經是英國人盡皆知的“數學神童”,早在13歲時便成為牛津大學史上最年輕大學生之一,卻在2008年23歲那年,淪為街頭拉客的妓女。她曾在15歲時,因為受夠了家裡“私塾”式教育的壓力而離家出走。在更早的2007年初,芙蓉神童張世明以31歲英年抑鬱而終。張博士13歲時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外國學生,創下健力士世界紀錄,卻由于無法適應美國社會帶來的巨大身心壓力,再加上眾人異樣的眼光,導致他心理不勝負荷,性格變得異常孤僻和沉默寡言。

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幾個年輕人,天資上都有過人之處,並就讀名校,原本前途一片光明,卻聰明反被聰明誤,令人不勝噓唏。雖然這都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卻可成為天下父母的借鏡。

很多父母以為只有學術上的成就才是王道,殊不知教育講究教導和培育,缺一不可。高學歷很大程度上只代表高智商(IQ),未必是懂得自我管理的高情商(EQ)。

他們往往在無意間忽略或限制了孩子的獨立活動,甚至獨立思考的空間;基于寵愛甚至不讓孩子接觸輕便家務,包括盛飯和抹桌子;還幫孩子拎書包、折被單,或星期天到孩子租住的房間打掃、洗刷;孩子下車時不幫忙拿東西不加呵責,上樓睡覺時不順手把客廳的大燈和風扇關上也視作等閒,甚至孩子犯錯了也不忍打罵。“我們辛苦一點不要緊,只要你考試時分數拿高高就可以了”。

尤其是孩子有小聰明的,更被父母視如珍寶,捧在掌心呵護,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經年累月,不知不覺中,養成孩子過度依賴、獨斷獨行、不分黑白、不負責任等性格,還有低劣的情商,即暴躁、叛逆、容易衝動和被外界的事物所誘惑。

心理上的準備和免疫功夫不足,必然會在孩子脫離溫室后無情地顯現出來,只是遲早問題。離鄉背井的年輕人,此時便容易身心俱疲、鑽牛角尖和誤入歧途,包括加入恐怖組織等。打算讓孩子出國深造的父母,更應該趁早給他們做好身心靈上的準備,包括懂得明辨是非,以及獨立思考和生活,以確保他們有足夠能耐獨當一面經歷外面的大風大浪,不要只為了出國而出國。

在家時膠擦丟失了,喊一聲媽咪就可解決;在異鄉舉目無親,迷失了方向,可能就此平白斷送了一生。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