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任平:黃翊與庫卡:人與機械聯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溫任平:黃翊與庫卡:人與機械聯舞

台灣28歲的舞蹈家黃翊和庫卡機器人的舞姿,令人喘息、窒息、讚嘆,那是初次欣賞“雲門舞集”的感受,這種感覺遲鈍很多年,現在回來了。庫卡(Kuka)是一個德製工業機械人,就是那種可以裝配汽車零件的工業手臂或“神手”,外表無美感可言。它的細微動作,都是黃翊替它程式化的結果。



替庫卡程式化的過程甚為艱難,一分鐘的動作得用上10-20個小時。黃翊力求精準,機械的小小故障可以傷人,至少它會影響到黃翊-庫卡聯舞的表現。舞蹈家胡鑑與林柔雯,也參與了黃詡-庫卡的演出。黃翊-庫卡的20分鐘雙人舞,在台灣獲獎超過了百萬獎金,聲名鵲起,他接著去紐約、奧地利、大陸表演,佳評如潮。

庫卡的高度與人體相近,但是他不是人面/人形機器人,人形機械人當然比神手型機械人討喜,黃翊認為人形機器人有手有腳,不夠工業機器人的穩定,與人形機器人共舞不易掌控,較為危險。工業機器人,協助工業生產有百年歷史,對時間與空間把握極佳。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黃翊與庫卡引起觀眾對空間與時間的許多聯想,不一定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種純科學聯想,而是人在有限空間與鎖定時間內如何發揮創意,舞出自己那種聯想。

黃翊與其他兩位舞蹈家,模擬木偶的動作的突兀怪異,以及僵硬的肢體律動。人類肢體的柔軟性與堅硬精準的機械的共舞,是個人動作藝術與尖端科技的高難度結合,庫卡可以扶撐黃翊,讓觀眾覺得人與科技可以互相配合。庫卡對黃翊的及時扶助,充滿溫情,與人無異。其實,庫卡只是程式精確化的工業機械人,“沒有感情因素”,舞者與它合舞,有一定的危險性。舞者如果在時間或空間稍有差池,都有可能因意外碰撞,受傷流血。



一場視覺盛宴

橙黃色庫卡的工業手臂發出青色或紅色激光,看起來真像《Star Wars》裡武士們的劍,有一種煞氣。黃翊與其他舞者,仿彿在激光方陣裡,尋找天干地支構成的生死門。由于庫卡只是一支工業機器手臂,因此黃翊設計的動作亦以單手單腿配合之,讓視覺效果平衡和諧。許多時候,黃翊或其他舞者都是坐在椅子發揮舞技的,就這點我們可以聯想、預期:身體或手腳有缺陷的的舞者,將來也可以坐在輪椅上,或用義肢在舞台上演出,劇目與動作配合即可。

在台北演出的“20分鐘的黃翊與庫卡”,到紐約、北京的“60分鐘的黃翊與庫卡”,黃翊踏上了世界的舞台,贏得多方面的讚譽。2015年4月17-18日,黃翊的雙人舞在北京美術館后街77劇場表演,這是突破政治藩籬的兩岸小劇場藝術交流,舞蹈藝術與機械工程科學的美妙結合是一場視覺盛宴。“雲門舞集”的領導人林懷民,用法語形容年輕的黃翊是舞台的:“enfant terrible ”。權威性的《Dance》雜誌,稱譽他是“全球最受矚目的25位舞蹈工作者”之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