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清 : 做正確的事更重要

有個寓言描述知識分子和媒體日復一日重複大體相同的故事:黑夜裡,一個醉漢丟了錢,他在路燈下一圈又一圈尋找,直至倒臥在地。

勤奮的記者完整再現醉漢如何一圈又一圈,訪問了他的家人,追溯了他的童年;被邀入題的專家爭論不休,有人議論醉漢的策略有問題,或背后有陰謀,還有人認為法治才是事情的本質等等。

這寓言幾乎成為所有公共討論社會問題的“標準路線圖”,其實真相是錢並不在路燈下,只因醉漢覺得燈下最亮、最方便而已。

面對社會重大課題,人人皆會是醉漢,董總風波、一馬亞發展有限公司等等課題,都是在框定的範圍內尋找答案。結果,社會期待的原因與真相越離越遠,鬧劇卻越來越多,視線也變得愈模糊。

事情演變至今天,大眾不能再期待董總兩派人,有哪一派可以擺平這場華教風波。如果他們有能力,絕不會天天把新問題帶出來,使事件越來越複雜棘手,事實顯示他們都不是化解問題的能手。

他們找不到問題的根本在哪裡,因為問題的根本就是他們自己。

作為有使命感及責任感的媒體,或許應該好好思考,該否讓董總的鬧劇,如醉漢轉圈的情形天天重複地再現給社會大眾,圍著“標準路線圖”挖掘與放大,尤其是兩派人馬的舉動已越來越戲劇化,再給他們顯著版位宣傳,對事情的演變是否有好處或會帶來反效果?

非誠勿擾

如果重複如實地再現鬧劇,都無法引導社會對事件有更真切的視野,也不能帶出顧全大局的意識,董總風波是時候有一個冷卻空間,讓兩派人或圍在華教堡壘的人,有機會採用實際及有前瞻性的方法,擺平人事風波,切入這場華教危機的核心點。

無謂爭吵下去,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如果這是最基本的共識,所有使事件惡化的方式都應該禁止,非誠勿擾。

華社有許多精英還沒出場,只因為雜聲太多,這些精英肯定擁有智慧與過人的能力,深懂“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