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訊)《第11大馬計划》指出,4大城市即吉隆坡、新山、古晉和亞庇將發展為成長催化城,以為當地社區帶來利益及刺激國家發展。
4個城市獲選是基于人口比例、城市對國內生產總值(KDNK)的貢獻、現有主要基本設施、高教機構集中性及地理优勢。
根據計划,上述城市對國家經濟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即作為金融和物流樞紐,極具開拓新機會的吸引力潛能,制造很多機會。
致力發展以上4個城市,是因為現今全球投資和人才競爭,各主要城市有潛能提供投資和貿易機會,並且郊區和城市之間有連接。
提升4個城市競爭力的藍圖將根據6個原則規划,分別是提高經濟密度、擴大公共交通基礎的發展(TOD)、加強知識群體發展、改善居住環境、鼓勵發展綠色和確保包容性,即每個社會人員都有機會參與社會、政治和經濟活動。
城市競爭力的發展藍圖是第11大馬計劃的其中一個主旨策略,即構造經濟發展,接著由地方政府透過私人界、公民社會及其他利益單位的咨詢後擬定。
有鑒於此,這4個極具競爭力且被視為扮演發展催化劑的城市,將在未來5年從經濟成長、潛能樞紐的重要性,以及居民能力的提升方面帶來改變,進而成為大馬其他城市及亞洲的楷模。
5經濟特區各有特點
政府也將鞏固經濟特區,從而讓全國各地經濟特區發展的推動取得平衡。
東海岸經濟特區的主要倡議是石油、天然氣及製造業;北馬經濟走廊則以農業、汽車工業及航空學為主;大馬依斯干達著重在旅遊及物流樞紐;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主力發展泛婆羅洲大道;沙巴發展走廊則以棕油下游加工活動為主。
這些經濟特區和發展走廊的發展,將透過個別計劃的策略研究作出提升,從而鼓勵投資、提升基本建設,以及推動發展潛能及技能。
上述舉措旨在確保地方社區能持續從經濟發展的收益及投資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