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馬印同意為漂流海上的7000名羅興亞船民提供臨時庇護,美國和西非岡比亞也表示有意收留這批船民,事情暫告一段落。
這段日子,漂泊的偷渡船,給船上為了一口糧求存活的船民,還有我國政府及人民,均帶來人性最大的考驗。
船民在船上,為了爭食展開生死搏鬥;岸上的我們,則為了救或不救,陷入口水戰。
我國有大批滯留的緬甸難民,他們在我國生活多年,養兒育女,有者一家數代在我國“落地生根”。
除了長期接觸難民的人,很少人知道,他們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大批羅興亞船民在船上漂泊,面對生死存亡時,我們才好像突然關心起這個課題來。
船上偷渡客面對斷水斷糧危機,不救,等同看著一個個生命殞滅。
我國雖不是難民地位公約簽署國,但當一群人可能死在我們眼前,我們真的可以若無其事嗎?
拯救是人道責任,拯救以后,如果他們留在我國境內,就是政治和長期的社會課題。
有人基于人道立場、有人因為本身對難民的情感,或對難民的情感投射,呼籲援救。
也有許多人不希望我國日后承擔援助成本,天人交戰(或者根本不曾糾結),主張不救。
一些人置疑援救的義務,或對應該援救到何種程度有自己想法。
聆聽不同聲音
這難說誰對誰錯,誰比較有人性誰比較理性誰比較自私。
但是,當大家提出各種不同觀點時,難道不值得大家反思,嘗試理解,為何有各種不同聲音?
這種討論可以是我們未來處理難民課題的參考。
讓人遺憾的是那些歧視難民,視生命如糞土的言論,如果這是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為什么他們會這樣想?
在討論一些課題時,誰都可能陷入情緒里。
如果每次立場對立,就罵意見跟自己不同的人腦生草;罵人家祖宗;罵別人這等素質,活該有這般下場,這樣其實只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他人身上,一旦不得逞就互相藐視,並無意真正交流促進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