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鄉音考古‧黑白造音】 我們曾經的好朋友Empat Sekawan

夕陽西下,老城小鎮的廟坪戲台鏘鏘鳴鑼、大小游樂場霓虹閃爍、黑白影畫院掀幕,疲弱的聲色光影,足以彌補了那些年以來,娛樂匱乏的閒暇日子。唯有一周的那麼一天傍晚,全家舉步決不離戶,圍著客廳的四方有聲箱,豎起耳朵,聽那四個好朋友在嬉笑怒罵……

1956年,馬來亞廣播電台,首開先河開播一個中文廣播劇時段叫“方言諧劇”,找來四位能掌握不同鄉音母語的演員,分別是海洋(閩南話和廣府話)、黃河(廣府話、閩南話和高州話)、韓瑛(廣府話和客家話)以及拿督黎明(潮州話、客家話和閩南話)。

根據拿督黎明的口述,她表示四個人每一次都在毫無劇本下錄製話劇,先擬定一個主題大綱就開始錄音,各自講各自的方言,互相冷嘲熱諷,針砭時弊,帶出當下的社會風情和課題。結果開播不久,就廣受歡迎,繼而改名為《四喜臨門》,從原本的每月一集,改到每星期一次。後來,他們四人還受邀到不同的游樂場,諸如吉隆坡的BB Park、檳城大世界游樂場,以及各大戲院登台演諧劇娛眾。直到1963年,受邀拍攝馬來西亞史上第一部方言電影《有求必應》,在1964年中旬,全馬各地巡迴上映將近8個月,再後來演了一出全民劇集《Empat Sekawan》。

【有求必應】

電影原聲帶‧1964

演繹:黃河‧海洋‧韓瑛‧黎明

號稱“馬來西亞首部方言巨片”,這一面旗幟在當年以邵氏電影壟斷新馬的局面,恰好成功招攬了新馬兩地的亮麗票房,一上映就長達8個月之久。

電影劇情延續著電台廣播的多語並用風格,東拼西湊的編劇近乎扭捏不通,但對於本地通俗電影的市場導向而言,還有標誌性的話題人物,如香港廈語片明星“黎明”與本地“黎明”搏鬥的戲碼、艷舞女星胡麗珍長達3分鐘的性感舞姿,以及四名主角坐著開蓬車在吉隆坡游車河,首次開口大唱粵語電影主題曲《有求必應》,觀眾都是為了“電台廣播明星”和“噱頭”買單進場。

對我而言,電影最珍貴的一幕,出現當年吉隆坡最重要的地標,為紀念國父而建的東姑花園,四人坐在一座貌似“冬菇大亭子”下野餐,影像裡的景物隨著實景消失而顯得彌足珍貴。

【四寶祝壽】

諧劇錄音‧1968

演繹:黃河‧海洋‧韓瑛‧黎明

即使“電台四寶”在廣播頻道成了王牌節目,亮聲次數充其量一星期才區區30分鐘,仍滿足不了普羅大眾對娛樂媒介的渴求,於是唱片公司看準時機,邀請四人進錄音室,以電台方言諧劇名義,錄製隨興唱游的“模板”,還找來舞廳樂手配樂,相對之下,比電台配音的效果更聲樂俱全,四人的演繹,成了黑膠唱片市場的新寵兒。過後,他們在RTM電視台,演出了馬來西亞史上第一部華人肥皂劇,為了符合官方推行的馬來文政策,電視台幫他們取了一個全民皆知的名字——Empat Sekawan。

【諧劇精選】

電台廣播錄音‧1970

演繹:黃河‧海洋‧韓瑛‧黎明

對於知識產權和廣播版權不怎麼重視的時代,這張黑膠唱片收錄了曾在電台播放的六出劇目的錄音,至於是重新錄製或電台拷貝,在我採訪黎明阿姨問起此事的當兒,她也不瞭解這張唱片的背景,畢竟四人名氣中天的時期,不排除某些黑膠出版商也趁虛而入。

【帝女花】

諧劇錄音‧1974

演繹:韓瑛‧黎明‧張寶‧楊咩

從原本的“四寶”,隨著黃河的離世,海洋則被傳言剃度出家,隨即找來兩位新成員張寶和楊咩填補空缺,再跟韓瑛與韓瑛,繼續大拋諧劇笑彈。

【搵食世界】

諧劇錄音‧1976

演繹:韓瑛‧黎明‧張寶‧楊咩

【賭】

諧劇錄音‧1979

演繹:黎明‧吳金英‧黃慶全‧林五寶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