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大封相」粵劇講古會.有表演者也沒觀眾 傳統戲曲走向沒落
(新山25日訊)傳統及地方戲曲曾在大馬紅極一時,但從輝煌走向沒落,再到出現斷層現象,縱然有表演者,也沒欣賞者,如今更是步入夕陽的行業。
戲曲于1940至1960年代在東南亞紅極一時,但于1970年代走向沒落,並于1980年代開始出現斷層。
如今,一個戲班表演者日做夜做,一日的工錢只有80令吉,加上工作不定時,又沒接班者,縱有人表演,但沒觀眾,此行業始終是無以為繼。
“有時候,台上上演一齣大戲,但台下沒有觀眾,戲班師傅打趣說,真的是做給‘鬼’看。”
昨晚,在新山陳旭年街吉安泰祥鄉音館內,聽粵劇和廣東音樂師傅楊偉鴻娓娓道來戲曲的歷史。
香港培養看戲觀眾
楊偉鴻昨晚受鄉音館館主張吉安的邀請,辦了一場“六國大封相”粵劇講古會,吸引逾10名觀眾捧場出席,兩小時的講古會在一片歡愉氣氛下進行。
楊偉鴻說,早時候,東南亞華裔靠著橡膠及錫米發跡,戲班都會把焦點放到馬新各地巡演。
“以前看戲是唯一的娛樂,但自從出現電影、錄音帶后,觀眾從劇場轉移到家里,沒人看戲就沒人唱戲。”
但是並不是說傳統戲曲已全面走向沒落,楊偉鴻就以香港為成功例子舉例,香港政府年年投入千多萬港元,在校園培養懂看戲的觀眾。
“香港政府在中小學生身上播種,待發掘興趣后,才引進戲班,並已見到成效,戲曲在香港已發展成商業行為,也有許多企業願意認養戲班。”
他說,在香港,一個最低級的音師,一場工都有900令吉收入。
但他說,我國是多元種族國家,多元就是我們特色,政府不可能顧全,戲班在我國如今是走一步看一步命運。
六國大封相源自粵劇橋本
不說或許不知,常被用來形容激烈爭執的“六國大封相”一詞,可是源自粵劇橋本,香港如今許多潮語都是從戲班中流出。
“六國大封相”(簡稱“六國”)經常被用作形容混亂場面,其實,“六國”是一套粵劇,講述春秋戰國時代,蘇秦遊說六國以合縱策略,聯盟抗秦,六國拜蘇秦為丞相的故事。
該劇有“六國王出場”、“六元帥上場”、“羅傘架”、“接聖旨”、“出馬”、“出車”、“坐車”等排場,著重以表演排場為主,以做功細膩見長。
楊偉鴻說,但我國如今可見的“六國”戲曲,都沒有前場戲,而直接進入封相戲分,且由于人才凋零,都無法有太大的排場,必須一人分飾幾個角色。
此外,他說,除了“六國”一詞,其實許多港劇的潮流語都是源自戲班,例如“新扎”、“影頭”、“醒目”、“執生”及“撞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