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縱貫線‧檢討內容再培訓導遊 跟著時代導覽古蹟

報導:蔡愛卿

喬治市世遺機構在2011年推出喬治市之友計劃以來,其中一項推行的主要計劃就是古跡區導覽。3年多他們已培訓逾18名義務導遊,帶領約1500名學生遊覽古跡區。該機構在今年8月將檢討有關導覽內容並對義務導遊再培訓,以配合古跡區這幾年來的變化。

古跡區導覽計劃在2012年正式推行,有關計劃下共有4項為學生而設的導覽,分別為喬治市傳統習俗與生活習慣之旅、喬治市早年殖民地之旅、喬治市早年秘密會社之旅以及喬治市文化之旅。其中最多學生參與的,就是喬治市傳統習俗與生活習慣之旅。有關導覽的內容設計,是讓學生了解不同族群的傳統生活習慣與風俗。

世遺機構社區發展專員林宗慰受訪時說,過去幾年來喬治市已發生一些變化,之前設計的導覽路線內容也必須有所改變。他們將在8月份再培訓時,與義工一起檢討。

給予最新資訊

他說,去年義務導遊們在帶團時,同時帶著一些有興趣的觀察員在一旁協助,世遺機構在8月份也將給予觀察員正式培訓,讓他們成為義務導遊。

他說,參與這項計劃的導遊們並不只是純粹帶團而已,他們還必須了解喬治市發生的變化,隨著這些變化調整導覽內容,才不會給學生過時資訊。

4項為中小學生設計的導覽路線,也是之前義工們通過討論設計出來的。

8月份將有約10位觀察員參與培訓,不過世遺機構仍歡迎有志之士加入陣容。他們培訓的義務導遊分別有華語、英語與馬來語導遊,目前最缺乏的是馬來語導遊。林宗慰希望有懂得操流利馬來語的各族人士加入行列。

有興趣者可以聯絡世遺機構04-2616606或林宗慰012-2075140。

今年推出視障人士路線

世遺機構預料在今年內推出為視障人士而設的古跡之旅,這項計劃將由其中一名義務導遊以及聖尼古拉盲人院合作設計。

林宗慰說,他們有其中一名義務導遊也是聖尼古拉盲人院的資深義工,在他的牽線下,他們計劃今年內推出為視障者設計的古跡導覽路線。世遺機構預料將在8月份公布更多詳情。

除了喬治市文化之旅,世遺機構的三個古跡導覽計劃範圍其實並不大,主要路線分別為打銅仔街、大銃巷與打石街。但即使這短短三條街道,每次導覽也必須用上兩個半至三個小時。因此即使檢討內容,也不會擴大至更多街道。

這些導覽計劃都屬深度導覽,不是走馬看花式的遊覽。學生還必須進行一些居民訪問,完成一些指定功課。因此義務導遊每次都必須用兩個多小時至三小時才能完成。

較適合檳州學校參與

世遺機構會發信給州內中小學,邀請他們帶學生來參加古跡導覽活動。如果校方有興趣,可以向他們報名。導覽是免費的,為了確保大家都有機會,他們也限制每間學校每年最多只能派出兩批,即40名學生參與。

林宗慰說,本來他們歡迎來自不同地區的學校參與,不過綜合幾次經驗后,他們發現這類導覽活動並不很適合檳城以外的學生參與,目前只公開給州內的學校。

他說,他們曾經給外州學生以及國際學校的學生舉辦導覽,但發現多數學生對沿途所講的內容興趣不大,有些學生則事前被大人灌輸了先入為主的觀念,以為遊覽古跡區就是看壁畫。

他說,參與這類導覽活動的學生,最好是對喬治市生活場景有一點認識,他們才能體會到導遊所講的內容,也才有興趣進一步去訪問居民。如果是一個對檳城完全陌生的學生,大多抱著遊客心態而來。

許慕伶:老師積極學生更用心

許慕伶是2011年接受培訓的第一批義務導遊之一,本身也參與了路線內容的設計。她受訪時說,過去幾年來他們行走的路線,生態的確發生了變化。例如其中一條街道上有一間買賣廢品的老店,本來是他們講解的內容之一。不過如今老店已搬走,他們就必須調整講解內容。

她說,一般上來自檳島的學生會對這類導覽較有興趣,而老師的態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如果老師態度積極,不只使導遊的工作更容易,在一旁觀察的學生,也會因為這樣而更用心聽導遊講解。

在世遺機構成立並推出古跡導覽之前,她其實已經參與藝術教育協生推出的古跡導覽,當時只有一條路線,即以舊關仔為起點,認識殖民地時代喬治市的各族群社區。后來改由世遺機構推動后,才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導覽路線。

陳清珠:讓學生走進歷史場景

陳清珠目前是一名中學老師的,在2012年成為義務導遊。她說,學生參與古跡導覽,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因為他們不只親身去參觀、體驗,還可以講出自己所學到的,這與平日在課堂上的學習不一樣。

她說,在學校學習歷史主要都是從課本上,即使有圖片可看,與學生之間也是有隔膜的。而參加古跡導覽,學生真正走進了歷史場景,古跡是可以看到與觸摸到,加上導遊的講解,他們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她說,自己是個很喜歡旅行的人,也到了一些國家參觀別人的世遺。眼看家鄉也有世遺,自己對它卻了解甚少,在知道世遺機構要培訓義務導遊后,就報名參加了。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