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舖位容納了20攤主 金寶公市集體回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2舖位容納了20攤主 金寶公市集體回憶

獨家報導/攝影:張嘉珮
歷經48年,金寶貿易場(俗稱“公市”),是金寶長者的集體回憶。



公市成立于1967年,在此之前,約1940年代日據時期,該處原是店舖,但被日軍炸毀后,一度成為廢墟。

據布料攤主沈世興(69歲)受訪時說,那時,大家看見該處是爛地,就聚集該處擺攤,當地人也因而經常到該處購物,生意越做越旺,后來被收購商收購,建起“金寶貿易場”。

他說,公市的特色在于平均一個鋪位,面積僅有5乘8尺,那是比床位(5乘6尺)寬敞些許,這也是在僅有2間鋪位的面積,卻可容納54間鋪位的原因。



“目前,仍在該處做生意的有洋服店、馬來服裝店、布料店、鑰匙店及洋貨店等等。”

他說,在該處擺攤的業者,多數是60歲至70歲的長者,他們已擺攤數十年,有一定的客戶來源,一直留守至今。

大部分是巫裔顧客

他說,如今市場競爭大,鮮少人會再來該處逛逛,大部分來光顧的都是巫裔同胞,因此,大部分業者都售賣馬來服裝及布料等。

“1970年起,我在該處賣布料,當時只是跟地主租借該鋪位,后來隨著一些租客年齡增長,陸續結業,開始向地主購下其他鋪位,目前在該處坐擁8間鋪位。”

他說,公市生意最高峰時期是于1957年獨立以后,那時還沒有百貨公司及霸級市場,當地人要買校服及洋服等,公市都是他們的首選,當時攤主的人數約40名。

他補充,70年代,公市開始沒落,至今僅有少過20名攤主,太太羅亞妹也幫忙打理生意。

黎炳華:亡妻身影歷歷在目

“一人顧店時,亡妻昔日的身影仍歷歷在目。”

洋貨店東主黎炳華(77歲)透露,在該處擺攤逾40年,經歷許多事,當中有他的最深回憶,包括當初孩子在店舖四周跑跑鬧鬧的場景,以及離世逾20年的太太在店內幫忙時的情景。

他說,如今孩子們已長大,有自己的家庭,不用他操心,偶爾還會回到老家聚天倫。

他說,賺多少並不重要,最重要是打發時間,與顧客及其他攤主聊聊天,日子才不會那么悶。

鄧秀金:賣布起家改成剪裁

“公市坐落在舊街場大街,人流較旺,也廣為人知,因此沒有打算搬離該處。”

馬來裝剪裁師鄧秀金(60歲)說,在該處做生意已有33年,起初是由家公的父親開始賣布做起,后來自己接手,才改成剪裁。

她說,在這里做熟客生意較多,有者會特地從吉隆坡回來,量身訂做馬來服裝。

她說,量身訂做的馬來服,會較為合身,手工質感也較好,一般上除了有巫裔同胞,也有華裔顧客到來訂做馬來服裝,因職場需要,公務員、教師及銀行的工作人員,經常都會過來這里訂做衣服。

鄒榮佳:專配鑰匙賣鎖頭

“做久了有感情!”

鑰匙店東主鄒榮佳(71歲)透露,以前年輕時候,就跟太太出來擺攤謀生,那時,還有另一個類似的貿易市場,當地人稱之為“公平”,后來被他人收購后,才搬至公市。

他說,當初在“公平”賣膠花達33年,甚至還兼職配鑰匙,后來該處被收購,才搬來公市,專配鑰匙及賣鎖頭。

他說,目前還沒有萌生退休的念頭,並會繼續做生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