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歌點心 巴比多:校園民歌 閃亮40年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點歌點心 巴比多:校園民歌 閃亮40年

1975年6月6日,臺灣正式進入校園民歌時代,“中國現代民歌之夜”在臺北中山堂舉行。當時由楊弦點燃的火把,熊熊燃燒,從未熄滅。40年后的今天,臺灣一眾民歌手,再次團聚,拿起木吉他,舉辦《民歌40演唱會》,再唱一段思想起,讓大家重溫民歌經典,喚回那些年的青春好年華記憶。



夢的延續:激蕩時代

80年代初,新格和海山,這兩家經營校園民歌的唱片公司,結束營業,象征校園民歌由盛而衰,逐漸沒落。

但是,一眾民歌手並未就此消失,滾石和飛碟兩家新的唱片公司成立,給了民歌手另一個揮灑才華的平臺。



民歌講究誠意,來到80年代,強調的是獨立個性和偶像化,但是,不變的是民歌時期的“原創精神”。

羅大佑、李宗盛、李壽全、馬兆駿等民歌出身的音樂人,依舊發光發熱,在新的音樂企划和營銷模式帶動下,為中文樂壇寫下另一個輝煌的八九十年代。

臺灣樂壇引領潮流,主導華人世界流行樂,當年的民歌手功不可沒,校園民歌時期奠下堅實基礎,讓臺灣流行歌曲,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校園民歌對海外尤其是東南亞華人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當年民歌“唱自己的歌”號角響起,一呼百應,不但在臺灣當地掀起革命浪潮,連帶在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也激蕩起漣漪。

新馬兩地在80年代初,受臺灣影響,掀起了民歌熱潮。彼岸有新謠,一群年輕逐夢的音樂人如梁文福、巫啟賢、顏黎明、姜鄠、黎沸揮以及水草三重唱、地下鐵組合、和風小組等,紛紛湧現,為新加坡樂壇帶來新氣象。

在馬來西亞,本地音樂人林金城、陳強華、張映坤、周金亮、陳溫法、葉南方、陳紹安等,也受到臺灣校園民歌“我們的歌在哪裏”的感召,成立激蕩工作坊。臺灣有民歌,新加坡有新謠,大馬有馬謠。

通過激蕩號召,全馬各地校園燃起了創作火苗,馬大的《風信子》、國大的《飛韻》、MIA的《調色盤》、新山的《夜車總站》、檳城的《紅地毯》團體,掀起“寫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聽自己的歌”創作風潮。

再唱一段,思想起……民歌40年,閃亮傳唱,創作之夢,不斷延續,40年前那一把火,繼續燃燒。

全民運動:自己的歌

六七十年代,中文歌壇彌漫靡靡之音,或是陷入一波又一波的東西洋流行歌翻唱風潮。

70年代初,臺灣一群有理想的年輕歌手和音樂人,以“唱自己的歌”為口號,掀起了全民吉他運動,鼓勵年輕人,唱自己的創作為榮。

楊弦、胡德夫、李雙澤、楊祖珺、洪小喬、韓正皓、吳楚楚、馬兆駿、邰肇玫、梁弘志、侯德健、葉佳修、李建復、蘇來、李泰祥、李宗盛、羅大佑等,以清新自然的曲風,不落俗套的創作,在校園和社會,引起了回響。

他們以“歌手”自居,有別于秀場的“歌星”,不重包裝不媚俗,歌曲內容豐富,文學氣質濃厚,超越情情愛愛,不做無病呻吟,嘗試以詩入歌,或對大自然的歌頌,令人耳目一新。

《金韻獎》及《民謠風》歌唱賽的舉辦,將校園民歌熱潮推上一個個高峰,培育了不少優秀歌手如陳明韶、包美聖、鄭怡、齊豫 、蔡琴、王海玲、黃仲崑、潘安邦、王夢麟等,造成轟動。

《讓我們看雲去》、《捉泥鰍》、《鄉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龍的傳人》、《今山古道》、《歸人沙城》、《秋蟬》、《風中的早晨》、《童年》、《露莎蘭》、《木棉道》、《雨中即景》、《橄欖樹》、《月琴》、《忘了我是誰》等經典校園民歌,已成了歌迷的青春主題曲,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走出校園:流行轉型

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校園民歌的全盛時期。

到了80年代,全球娛樂事業發生變化,更多樣性選擇,卡拉OK興起,CD漸代替卡式專輯,錄音和編曲技術也大躍進。

在此時代路口,民歌手逐步轉型。原本吉他T恤牛仔褲,純情簡單的打扮,也趨向專業化、市場化和流行化。

金韻獎在舉辦5年后停辦,雖然可惜,但是,當中出身被發掘的民歌手,很多都成了后來臺灣流行樂壇的中堅分子。

1982年,羅大佑《之乎者也》及1983年蘇芮《一樣的月光》,在中文樂壇釀成黑色風暴,也象征民歌轉型成功。

民歌的風花雪月,被批判社會的搖滾所取代,這一場黑色革命,震撼樂壇。

校園民歌時期的李宗盛,還是木吉他樂隊組員,到了1982年,李宗盛為鄭怡寫了《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及《結束》,奠定了他製作人地位。后來的《油痲菜籽》、《忙與盲》、《生命中的精靈》、《心的方向》、《夢醒時分》等代表作,顯然脫胎于民歌,但卻融入更多人性元素和都市色彩。

民歌手蔡琴,在1984年也成功華麗轉身,《讀你》、《最后一夜》等歌曲,比起民歌時代無疑是更精致更細膩,唱功也更上一層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