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美 : 为甚么只谈废死与否?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孙天美 : 为甚么只谈废死与否?

台湾举凡发生重大凶杀案,废除死刑的课题总会被趁势提起,闹得整个社会沸沸扬扬,直到有更重大新闻发生,覆蓋这个议题为止。问题是,凶杀案发生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和嫌犯的心理因素,却从未获得如此大广泛关注。



日前台北8岁刘小妹在学校上完厕所,遭随机入侵校园的校友持利刃割喉,刘小妹一天后逝世。警方指嫌犯自白长期睡不好没有勇气自杀才随机杀人,并且杀人前也幻听有声音让他杀人。嫌犯犯案后情绪稳定、睡得很好,也不觉得自己犯错。此外对时政不满也让他有杀人念头多时。

警方这番说法,马上让支持死刑的民众更加力争司法结束这个杀人魔的生命。是的,稍有人性者听到嫌犯犯案的原因是不会不生气的,更不用说承担这分突如其来悲伤的受害家属,无论被杀的是8岁女童或38岁青年。

不过在我们激动之后冷静思考,嫌犯只是因为睡不好不敢自残而去杀童,这根本就是神经病嘛,因为正常人失眠通常是看医生吃药,有谁会选择杀人治眠?更遑论对天真可爱的8岁小童下手了。同时对时政不满者多的是,也不见得大家都去杀人呀!



杀人者不怕死

那么嫌犯为什么觉得生活不顺遂就选择杀人?为什么他觉得杀人就能让自己的感觉比较好?为什么嫌犯杀人后,自称是郑捷第二(去年在台北捷运内随机杀人的大学生),难道他崇拜郑捷?为什么会崇拜郑捷?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什么样的讯息,让他产生杀人没错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在茫茫人海中,还有多少人像郑捷和这个嫌犯一样,觉得杀人是能够“舒坦身心”的做法?

杀人有罪,这点毫无悬念,但过分强调坚持死刑落实,而非让专业人士去研究这些人犯案的动景和背景因素,以找出治疗和改善社会结构的做法,便无法有效减少谋杀案。反之,我们无论在世界各地随时都会遇到下个郑捷,从他们犯案后的态度显示,他们根本不怕死,死刑对有这种潜在意向的人来说,根本没阻赫作用。

(寄自台北)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