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部一項報告披露,負責駐守大馬邊界的保安部隊和執法人員,多達80%涉及貪污。雖然政府官員涉貪對國人而言已不是新聞,但政府機關的報告正式肯定這一歪風,還是讓人覺得觸目驚心!
隨著這一揭露,我更關心的是,政府特別是反貪污委員會,將如何整頓這股歪風?
過去5年來,我們給予反貪會的撥款一年比一年多,卻依然無法阻止80%邊防人員涉貪,這顯示反貪會對打擊貪污束手無策,致使貪污在我國始終不被視為高風險罪行。
根據首相署部長劉勝權所提供的國會書面答覆,中央政府在2011年向反貪會撥款達2億零280萬令吉,到了2015年有關撥款增加到2億8730萬令吉,增幅為42%。
不僅如此,反貪會人員也從2011年的2254名官員,增加到2015年的2549名,增幅為12.6%。
雖然在各方面的資源都獲得提升,弔詭的是,反貪會所提控並定罪的案件不增反減。
2012年,反貪會提控上庭的案件有345宗,2013年降至318宗,2014年則微升至348宗。
然而,2012年有339宗完成審訊且定罪的案件,到了隔年則下降至265宗,2014年更降至245宗。同時,涉嫌行賄的數額也從2012年的1769萬5786令吉90仙減少至1027萬3937令吉77仙。
換言之,資源的配置並沒有提升反貪會的效率,難怪乎反貪會始終無法擺脫無牙虎的形象。
反貪會一直以香港的廉政公署為榜樣。廉政公署確實有過人之處。就以1977年的“油麻地果欄案”為例。販毒集團在果欄一帶崛起,成立僅有3年多的廉政公署展開行動,共扣查了87名涉嫌受賄的官員。廉政公署的威信與決心,不言而喻。
大馬反貪會已成立7年,我們又是否能看見大馬版的“果欄案”?是否能期望看到反貪會將涉嫌貪污的邊界保安部隊和執法人員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