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欣:別再單單夢和想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70多年前的一篇論文中,提出“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提及人們對生理、安全、社會、尊重及自我實現的需要。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前面四項需要都能滿足,最高層次的需要方能相繼產生,是一種衍生性需要,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許多人常說: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就和鹹魚沒有兩樣。
于是,人們開始尋找自己的夢想。
有人希望在30歲找到人生第一桶金、有人希望40歲就賺夠錢退休、有人希望開一家咖啡館、有人希望在小島上開家小店、有人希望學會多種語言后環遊世界……
這些都是一些夢想的例子,但決定夢想是否能成真的,是我們到底是停留在“夢”和“想”的階段,或已開始動手“做”。
我曾目睹,有人在兩三年時間內,因租金和合夥人等問題,經營的店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地點換了兩三個,角色也不斷轉換,但是對他堅持要做的事情,他從沒有停止追求。
我也曾目睹,有人將所有的心血及金錢投入其夢想中,儘管所經營的生意暫時告一段路,但是走過的路,學習到的一切,從不會是浪費,若有朝一日要重新經營同一門生意,相信將是更得心應手。
就如要跑完42.195公里的馬拉松賽,我們需要從第一步開始,夢想的實現,其實就在那重要的第一步。
有夢想的人們,不要再空想了,踏出勇敢的那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