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韋菘:地震非同小可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陳韋菘:地震非同小可

地牛大翻身,馬來西亞沙巴蘭瑙地震,對我國地質及房屋建築構造將影響深遠,同時需重新探討我國是否有必要採取防震措施以應對未來大自然的變化。



神山(京那峇魯山)由於靠近震央,其標誌“Donkey’s Ears ”(驢耳峰),左側的耳朵因地震損失而坍塌,不禁讓人感嘆鬼斧神工之作就此摧毀,也感受到地震的可怕。

受災地點從新聞或網絡圖文中清晰可見,城市及道路遭受破壞的程度相當嚴重,雖造成嚴重的財物損失,也造成人命傷亡,國人不禁擔心,不處在地震帶的馬來西亞是否就此出現巨大變化。

多國過去近百年頻密發生各種自然災害現象,科學家也證明許多大自然災害的發生皆因,人類科技及文明迅速發展的當兒,過度開發及消耗天然資源,造成大自然力量的反撲。



地震一詞對國人並不陌生,但實際遭遇過地震的國人卻不多,甚至對地震的認知也有限,更別說任何保命及防震措施的知識掌握。

我國未來是否因地下地殼變動而發生地震仍是未知數,但若以如今的房屋及大廈的建設品質來評估,如果發生大地震,大部分的建築將毀於一旦,造成重大任命傷亡。

看看今天我國各地方的建設,道路坑坑洞洞處處有、水溝及排水設計不佳堵塞、城市鄉鎮規劃不佳等問題,大同小異的基本建設問題千萬個解決不了,我國能否有效地應對任何自然災害的發生,這是政府及國人都必須反思的問題。

這不是危言聳聽之事,而是已經切切實實發生在沙巴,國人有必要提高警覺,及早吸取有益地知識,總好過地震發生時怨天尤人。

古來辦事處記者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