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繪聲匯影全國幼小種子師資研習營 教學不再填鴨式!
報導:方俊心
攝影:李玉珍
劇藝研究會、儒商協會、華總全國華團文化咨詢委員會,以及華文作家協會在上週聯辦三天兩夜“繪聲匯影全國幼小種子師資研習營”,希望老師們能跳脫填鴨式教育框架,藉由欣賞、體驗、學習和創造等方式,強化教學能力。
在最後一天的學習展演上,老師們使出渾身解數,或用戲劇或用朗誦等,示範一堂華文課可以如何演繹,看老師們又演又跳,不難想像如果在教室裡,一堂華文課果真如此進行,低年級班的學生們將會流露出如何歡樂的表情……
老師齊心孩子學得開心
在國內,要進行多元活潑教學並不是難事。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心,什麼事情都難不倒你。
如果要舉出進行多元活潑教學的障礙,一個是時間問題,另一個是人數問題。比如課程在趕課,又遇上學校要進行課外活動,時間有限,老師必須懂得分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安插怎樣的教學。若學生人數太多,教學自然沒那麼容易,然而這一切還是得視老師的經驗與準備而定,未必人數多就無法進行多元活潑教學。
有時我們要求孩子回家準備道具,第二天帶來上課,家長的配合度都很高。那些原本不瞭解老師在做什麼的家長,經過溝通後,都會很支持、肯定老師的努力。
當我們開始進行多元活潑教學後,孩子會覺得學習有了自主權,進而對學習產生興趣。有了興趣,他們就不再像以前般被動,學習如順水推舟。
校方和同儕老師的支持十分重要,學校裡同級同科的老師會一起備課,大家一起討論一堂課可以如何帶,可以進行什麼有趣的活動。經集思廣益,備課更有效率,然而,老師還是可靈活變通運用,不代表每個老師都強制採用同一套教學法。
多元活潑教學跟KSSR的“Didik Hibur”(快樂教學)是吻合的,後者鼓勵老師以活動的方式讓孩子開心學習。
傳統教學法逐漸落幕
原則上,只需要一位教師,一個學生和一份教材,教室就誕生了,但今天的教室絕不止於此。
當傳統的“Chalk and Talk”(粉筆與教學)逐漸落幕,退出教學舞台,取而代之登場的是各種教學法,結合人、概念和工具,讓學問和智慧可以順利地從這一端到那一端暢通無阻。
“多元活潑教學”其實並不是什麼新穎概念,早在90年代初期,國內即有教育工作者在推動,直至四年前小學標準課程(KSSR)出台,他們的聲音又再度被重視起來。這一次,大家都很關心填鴨式教育是否終於能走向它的墳墓,把學習興趣、學習主導權重新迎接回教育的大家庭中,好好呵護。
一堂語文課,可以怎麼上?若按傳統,也許是朗讀、寫生字、造句、聽寫;但今天已有更多人提出疑問:還有其他可能性嗎?可不可以是充滿感情的朗誦會?可不可以到戶外教學?可不可以搬演成戲劇?種種“可不可以”,背後不變的是學習,隱藏的思維是,除了分數,我們更想要其他東西。
給學生自主權活化學習氣象
新生國小是台北市的額滿學校,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入校就讀。學校提倡開放教育,硬體設備經特別設計,並且慎選師資,以滿足辦校方針。
新生國小走雙軌制,課程有十分之九遵循國家政策,十分之一由老師設計,依照學生的個性和學習特質擬定合適課程,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校方十分重視宣導工作,所以家長在把孩子送進校時,已大致瞭解學校的目標與方針,並不構成問題。
每年三到五月,長達兩個月的時間,學校會舉辦藝術季,邀請藝術大師到學校來展演、辦學習坊,跟學生互動。其中曾受邀的大師包括擅長倒立的黃明正、溜溜球王子楊元慶、原住民歌手蘇米恩、水彩畫、摺紙、插花大師……而每季也辦學生成果發表會,參與甄選的學生多不勝數。舉辦這些活動,自然需要經費,大提琴演奏家張正傑曾把演奏收入所得捐獻學校,設立藝術季的基金會。
此外,學校開設了雙語班,接納來自各地的學生,這使得孩子從小就有機會跟不同國籍的孩子一起生活,能夠擁有較開放的心胸接待他人,同時習慣跟不同背景的孩子打交道。
另外,學校也舉辦很多各式各樣的活動,鼓勵學生參加,比如十年前學校設立“校園氣象站”,由學生負責整理並在校園內播報氣象新聞,更新部落格的氣象研究等;透過這種種外圍刺激,鼓勵學生養成團隊合作的習慣,也激發老師教學的活化與創新。
多元活潑教學讓教學回歸本質
進行多元活潑教學,最重要的不是硬體。大空間有大空間的活動,小教室有小教室的教學,我們的環境、條件已比以前改善很多,擁有基礎設備,因而最主要還是回歸老師、教學者的本質。
首先老師應該要很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教學有熱誠。再來因孩子來自不同背景,個性與學習特質也都不同,老師一定要有應變的能力,懂得變通,一套教學方式不能套用在所有孩子身上。
要是老師無法放下權威,覺得學生提出意見是在挑戰自己,那也很難進行有效的多元活潑教學。老師應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教學上的挑戰。
老師也不妨多鼓勵、讚美孩子,然而這些鼓勵與讚美必須是發自內心的,依孩子的特質和努力去肯定,比如他對朋友和善,對師長有禮貌,那就從這方面給予肯定,孩子將會變得有自信。
老師在教學猶如廚師在擺盤,如能建立個人魅力,就不愁上課無法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廚師以食材與技巧的完美結合抓住客人的味蕾,老師則以教材與教學法的完美搭配吸引孩子。一位好老師,必然是開朗、願意分享、喜愛跟人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多元活潑教學法並不是一項“課程”,在上“正課”前採用,它跟教材並不是二元對立,兩者間並無明顯切割。它考驗老師是否能自然地把教學法融入教材裡,在自然的情況裡進行教育。
現今台灣教育部規定的師生比是1比30,一位老師指導30位學生,教學會比較周全。然而早期未規定時,一位老師對60位學生也是常有的事情,但這不意味多元活潑教學不能進行,一切端視老師的經驗。有經驗的好老師,還是能夠把60人的班級帶好。
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必須時時確保孩子的核心價值是對的,不需把分數當作一個指標,而忽略了品德教育、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發展,這些都是教育裡最重要的事情。
邢小萍-在小學服務超過30年,1999年開始任校長,2012年起任台北市新生國小校長。
台北市額滿小學新生國小走雙軌制,一軌依據國家課程,另一軌則由老師依學生特質制定課程。
黃葉芝-吉隆坡康樂華小教師。
要進行多元活潑教學,校方和同儕老師的支持十分重要。
李恆苓-在教育界服務31年,多次榮獲台北與全台灣優秀教師獎。曾三次來馬分享多元活潑教學。
老師必須時時確保孩子的核心價值是對的,不需把分數當作指標,而忽略了品德教育、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