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論
馬來西亞沙巴州上星期五早上發生地震,造成在那裡攀登神山的丹絨加東小學6名學生和一名老師,以及隨行的一名新加坡探險嚮導不幸遇難,至今還有一名學生和一名老師生死未卜。
這起悲劇奪走那么多人生命,而且許多還是幼小生命,令人倍感傷痛和不捨。
丹絨加東小學週日早上設立弔唁處,已有不少該校師生和公眾前往向遇難師生致哀。政府已將週一定為沙巴地震遇難者的哀悼日,所有政府部門降半旗,所有東運會賽場賽事開始前也將默哀一分鐘。
李顯龍總理在面子書向所有失去摯愛的家屬表達深切慰問;陳慶炎總統說,在哀悼日,全國上下將為家庭失去兒子和女兒的悲劇共同哀傷。
優先協助善後
這是馬來西亞有地震記錄以來,最強烈的一次地震,遇難純屬不測。在地震中僅僅受傷或安然無事的其他小朋友,已從亞庇回返國門,在樟宜機場與親友團聚,讓日夜牽掛的父母放下心中大石。
但這場奪走同窗和師長生命的可怕經歷,將留在腦海中一段時日,需要丹絨加東小學校方和教育部,給予最大的關切和安撫。至于遇難者的家屬,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支援和精神支持,盡一切能力協助善后是當務之急,各界一定要和他們站在一起,盡快把他們帶出悲傷和災難陰影。
在我們對這起悲劇表達深切哀痛時,也注意到社會和網絡上出現各種意見,有者質疑學校為何組織登山活動,特別是讓小學生出國挑戰那么高的山峰,或者怪責校方有草率和疏忽之處。一些人則把爭議擴大到學校辦國外遊學活動的必要。
但有人認為不該因噎廢食,仍然支持學校組織海外遊學或訓練活動,看重它增廣學生見聞,培育剛強性格、體能和意志的意義。
確實,國外遊學的門類並不單一,性質除了戶外體能鍛煉,也包括交流和浸濡、旅遊、幫助他國弱勢群體等。與許多落后國家比較,我國學生能在求學階段就出國進修或開拓視野,是值得欣慰的好事,也是應當珍惜的機會。
天災無法意料
學生從中學習互相幫助、扶持、鼓勵、關懷,也從不同的起居環境中培養獨立和責任心,其中裨益,多年以來是許多家長所認同的。
由花崗岩構成的京那峇魯山是一座已開發的高山,征服這座東馬最高峰並不需要專業的登山技能,它每年吸引約6萬名世界各地登山愛好者,但鮮少發生人命事故。這次我國學生遇難事件,是一起無法意料的天災所造成。
山難事件已發生,悲劇無法挽回。以過去慣例,我們對遇難實情必將有深入調查;學校、教育部等有關當局和業者,也必然會對今后學生出國遊學做認真的檢討,擬定更妥善出行準則,以及遇險時所需的應急預案。
國人不宜急著做出結論,包括叫停各種海外遊學活動,不應將矛頭直指向校方。此刻,應和所有新加坡人凝聚在一起,為失聯的師生祈禱,給予事件中哀慟的人真摯的慰問和有力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