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勒:馬華“開銀行”:政經再結合?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張以勒:馬華“開銀行”:政經再結合?

隸屬于馬華旗下的自立合作社的義務秘書易沛鴻早前披露,該合作社將在來臨的代表大會上,建議以合作社銀行形式從事銀行業務。隨后,總會長廖中萊也坦言,該黨目前正籌備設立合作社銀行,但需待執照到手后才正式宣佈。



如果馬華的計劃成事,則此家合作社銀行將成為唯一社員以華裔為主的合作社銀行,也是國內第三家合作社銀行。另兩家分別是馬來西亞人民合作銀行以及Persatuan銀行。

馬華以政黨角色涉足金融業務,始于李三春。李三春在擔任馬青總團長時,于1968年發起馬來西亞多元化合作社,試圖通過合作社運動領導華裔向經濟領域進軍。1974年,李三春當上馬華總會長,宣佈推動馬華五大計劃,其中一項是成立馬化控股有限公司。翌年,馬化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77年,李三春將被譽為經濟奇才的陳群川從雲頂請下山,出任馬化合作社的總經理和馬化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經理。

李三春和陳群川的合作社和控股公司計劃,號召華人集資參與國內大規模的工商業活動,以進軍現代化大企業。這套政經大結合策略,以華人自強自救為口號,乃是回應1969年513事件后,巫統新貴精英通過新經濟政策攬括政經大權的客觀環境。只是,馬華當年的政經結合,在1980年代中期遭遇合作社風暴后,嘎然而止。



再往前追溯,馬華領袖曾是國家財政重臣,掌控經濟權力。馬華創黨早期,頂層核心領導大部分皆為國內舉足輕重的大商家,意識形態上偏向重商主義、資本主義,馬華因而一度被視為頭家政黨、商人政黨。

馬來亞獨立后的第一任財政部長,正是馬華創黨元老之一的李孝式。李孝式在其財長任內籌組中央銀行,他被稱為“馬來亞中央銀行之父”。李孝式于1959年卸任財長職,后來在1965年創辦興業銀行。

不複製上世紀模式

繼李孝式之后,擔任財政部長者為馬華第三任總會長陳修信。陳修信的財政生涯長達15年之久,他以穩健的理財手法,維持國家財政穩定,使我國貨幣成為當時世界最堅強的貨幣之一。陳修信從政壇引退后,擔任國家經濟顧問及森那美商業集團主席。

現任馬華領導層成立合作社銀行的計劃,當然不會是當年李三春陳群川政經結合的翻版。今日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可能再複製上個世紀由上而下、大開大合號召眾人集合巨額資本創辦大企業的方式,而是個人創業、中小企業、創意工業、國內消費導向,成了國家經濟成長引擎的重要動力。

國家經濟的成功,關鍵在于激活個體的競爭力和創新力,同時政府需營造利于創業、創新的政策與制度環境,鼓勵中小企開創世界級品牌,進軍廣闊的國際市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