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吉:香港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朝吉:香港

从深圳的福田口岸入境香港,与一众水客以及香港自由行的旅客挤在火车上。这班列车我是熟悉的,它途径香港中文大学,是以前我们“落街”到市中心必乘的交通工具,坐几站就到沙田,或去九龙塘转车去旺角尖沙咀,或者再转车到港岛。列车上,兴奋的大陆旅客开心交谈著,坐我对面的香港大叔,一脸不悦地盯着她们。当列车报站广播报出“九龙塘即将到站”,大部分要从这里转乘地铁的旅客都站起来,准备下车。其实还有15分钟的车程。大叔用粤语咕噜地说,“还没到站,全都站起来干嘛?”



这个嘴脸我是熟悉的。香港地方小,人多,工作压力大,大家总是不耐烦着急赶时间。去茶餐厅吃饭,面对密密麻麻的餐牌,只要稍微不能在5分钟决定吃哪个餐,服务生的一脸不悦简直就是港式礼仪的招牌。卖小吃的、在街口卖报纸的、茶餐厅、甜品店、烧腊店、商品小铺的这些香港人,脸上冷淡的表情是减少疲惫的秘诀。微笑招呼也是消耗能量的。消费金额与礼仪付出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你要廉价,可以找到物美,但是服务态度,请别指望。这一切背后的计算原则,是非常刻薄无情的。

香港大学公布了最近港人对两岸四地人民的看法。港人对港人好感跌了8个百分点,只有41%。经历了雨伞革命后的香港民众,对于政治改革以及社会前景的看法分裂。香港社会原来就有一批希望不改变现状,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配合一国两制的民众。另一批则是经历雨伞运动洗礼后的民众,他们要求政治改革、社会公益。这两批民众的争锋相对,在近年的政改方案以及占中运动上越演越烈。这个最近的“好感度”调查,印证了社会分化的结果。

对台湾人最好感



香港人对于台湾人民的好感最高。除了相濡以沫的特区人民对自由中华地区的情感投射之外,在台湾旅游体验到的人情味招呼以及优质服务,都改变了香港人对低消费以及劣质服务的心态。

我的一众香港中大同学友好,在聚会时,都大谈台湾旅游的美好,当地人人情的友善、美食以及文化氛围的浓郁等。但是,我还是喜欢香港这个彼此不冷不热的交往,独来独往的,在都市游荡的自由。这个氛围,只要坐到茶餐厅内,喝上一杯热鸳鸯,看着那些穿白上衣的服务员,面目冷淡的给你点餐,偶尔回你一两句话,你就有回来了的感觉。

寄自厦门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