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我和唱片(上篇) 走过一段 音乐少年之路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文创.我和唱片(上篇) 走过一段 音乐少年之路

特约:郑泽相



常读到董桥书中,对那逝去人事物对淡淡哀伤,我是明白的。他哀叹的是,英国典雅的藏书票,我哀叹的是,我曾那么着迷的CD……

今天的孩子,对CD这个载体见惯不怪吧?已开始步入死亡的音乐工业,经历了19世纪录音的发明,从用蜡作为载体来保存声音开始,一直到黑胶唱片,匣式八音轨录音带,到卡带、CD、Mini Disc一直到Mp3、iPod等,一百多年过去了。单单在我的人生中,就见证了整个工业的高潮和衰亡,从卡带到iPod,现在连Ipod都停产了。常读到董桥书中,对那逝去人事物的淡淡哀伤,我是明白的。他哀叹的是,英国典雅的藏书票,我哀叹的是,我曾那么着迷的CD。

我的音乐启蒙,除了在非常小,小到不曾有记忆的时候开始上兴趣缺缺的钢琴课——其实是从初中开始的。当时堂哥给了我一卷卡带,还记得是巫启贤的创作集,开启了我听音乐的兴趣。晚上睡前,都会播著这卡带,一首首听下去,一直到睡着了。

有时不那么快睡着,还得起来换面听第二面;隔壁房间的婆婆常投诉,说太吵了她无法入睡。后来少年初尝愁滋味,四处寻找当时流行的偶像歌手创作歌手来听。家里零用钱不会给得太多,买一卷卡带得存十多天,不吃午餐才买得起。一些精明刁钻的商家,提供录制精选集卡带的服务,只要在张纸上写好你心头好的曲子,大约一卷70分钟的卡带,可收集15首歌,交给他们,第二天就可以去交上10块钱,享受你个人的精选集。合法与否?当时没多想,就是便宜又抵吃嘛!



不过,当开始有了点品味之后,就看不上这种精选集了,毕竟Cheap嘛!是忠实乐迷的话,当然得买正版卡带!没有了印刷精美的歌词小册子怎么行!不过,有些设计得令人懊恼的小册子,不小心折得不好的话,就被卡带外盒为了定位卡带的那两个尖柱穿洞了。

CD沦落成三轮车尾反光镜

第一次看到百货公司里锁在玻璃柜台后的CD时,感到震惊的是,这么贵的东西,竟然也有人买!那时候,CD是40令吉一张,那是1令吉50仙吃一碗云吞面的时代啊!不过在音乐毒瘾上身后,打了一份假期工,终于在新加坡买了人生第一张CD——那是西村由纪江的精选集,真是美得冒泡呀!手微微颤抖,将CD从盘子上拿出来,看着唱片盘上随着光线反射改变的颜色,密不透隙的银色表面,心中恭敬,忍不住涌起:这是高科技呀!

买了这张唱片也有问题,因为家里没有高科技的镭射唱机!还是得央求老妈买,求了至少半年才买了一部高科技镭射唱机,而且是那种入门型。它不是我梦寐以求那种CD承托盘静静弹出来,酷到不行,而是唱机在上开盖式的迷你组合。这个迷你组合,可是陪我度过了许多美丽时光,在这个严格来说并不美声的喇叭当中播出来的音乐,可说影响了我人生的走向。

Pavarotti在意大利古城的现场演出录音,我可以一首首跟着唱;Charlie Haden and the Quartet West那张Now’s the Time专辑,从封面到封底我是一字不漏读个清楚;Stan Getz在Jazz Samba里面那首Doralice的Solo,我可以在脑海里想像遨游;Rachmaninov 2nd Piano Concerto(Jeno Jando钢琴)从头到尾可以跟着哼;The Beatles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每首歌曲的排列,一直到最后寂静后,再冒起的开玩笑似的实验性作品,我都熟透了!

音乐可说是我那些年的精神寄托,虽然我并没有被虐待,在学校也没人欺负我,更加没有躲在橱柜里的颓丧。困在自己的房间里听着音乐看着书,想像力还是飞翔在小镇外的世界——那些唱片里描绘的世界,那些穿着厚呢大衣冷得口冒烟,拿着乐器走在街上,帝国大厦傲视天下,那些黑白的,乐声悠扬的,心情自由的世界。

那时候,已经开始听闻CD原来也可以用电脑软件拷贝,价钱低廉。可是对我来说,喜欢一张唱片,绝对不能容忍这唱片竟然没有外套册子,没有美丽的设计印刷在唱盘上!不过,CD开始泛滥在市场上,曾是我觉得高科技的发明,美丽的银色唱片,竟沦落到被用在三轮车尾做反光镜。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