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零秘密.“放生港”等善信來 你放我釣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柔佛頭條】零秘密.“放生港”等善信來 你放我釣

報導/攝影:蘇蓮珍
(新山19日訊)你放生,我垂釣!“放生港”淪為釣魚天堂,垂釣者一天可釣獲上百條放生魚,並拿到市場上售賣,賺取外快。



陳厝港地不佬河岸,在這近三四個月,吸引許多垂釣者慕名而來。

據了解,因為有不少善信會在地不佬河岸邊的神廟前放生魚,每次放生的數量,可從幾百條至上千條魚,以致該處的地不佬河漁獲量,突然大增。

尤其週末上午時分,許多垂釣者便會等候善信到來,一旦有魚被放生,魚餌就噗通放入河裡,一條條的魚便會上釣,滿載而歸。



有垂釣者告知《中國報》,運氣好的話,一天可釣獲上百條魚,運氣不好也有十多條。

善信大手筆買魚放生

據漁塘業者透露,這些善信多來自鄰國,大手筆向魚塘買了一桶桶的魚,便用羅厘載到河岸,把魚倒入河裡放生,其中以泥鰍最多。

“這藍色一桶的泥鰍,重50公斤,內有約250條泥鰍,最近幾個月,向我們購買泥鰍用作放生的,平均每月可達10吨。”

他強調,在皇后花園、古來等地也有人在河岸放生,唯陳厝港是最近才興起的熱點區。

因此,這現象一傳十、十傳百,遠至新山士姑來、甘拔士的垂釣者,都湧到陳厝港垂釣,有時一眼望去,兩岸的垂釣者可達廿卅人。

居民告知,在陳厝港河岸釣魚賺取外快的,大多數是外勞,他們把釣來的魚拿到市場售賣,一天可賺上百令吉,收入不錯。

當地人坦言,這一放一釣的現象,確實不太健康,可是卻又讓漸漸被遺忘的陳厝港,有了吸引人潮的賣點,心態上左右為難。

周國球:破壞自然生態

放生變殺生,只會為大自然帶來浩劫!

馬來西亞自然協會柔州分會會長周國球強調,放生活動其實是在破壞自然生態,尤其把不屬于相關河流裡的生物,大量放入,只會殘害其他生命。

他舉例,南美洲魚繁殖量高,漸漸便會群聚一起,破壞原有生物的生存環境,將導致其他生物滅絕。

他也說,有的泥鰍可成長重至70公斤,放生到河裡生長,靠吞食其他生物為食,那其他生物又如何生存。

周國球強調,唯有從該河裡捕獲的魚,再放生至原本的河裡,才不會對大自然帶來破壞,舉凡從其他地方帶來的魚,再放生至河裡,都不被鼓勵。

新禁放生改到新山

新加坡禁止放生,新山便成放生天堂。

周國球指出,在新山和哥打丁宜靠河的神廟,都不難發現這種任意大量放生的現象,這活動在鄰國是不被允許的,鄰國人便選擇到我國來放生。

他認為,與其花錢買了一堆魚放生積德,倒不如把錢幫助有需要的窮人,那才更富意義。

釋禪亮法師:失行善意義

放生,不如復生!

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柔州分會會長釋禪亮法師認為,現今一些人的放生舉動,已失去意義,若要真正“行善”,倒不如復生,即喂養、收流或照顧流浪狗等。

“如果遇到(受困)的動物,偶爾放生一兩隻那還好,可是現在的人是幾百包的魚同時放生,那是沒有意義的。”

他說,反觀被遺棄的動物,沒得吃沒得喝,更應該被人類照顧。

放生者:冀停止釣魚

“我們不放生,這些魚便會拿到市場上被宰殺!”

住在新山藝達園的薛朝興(50歲,工廠經理)于日前帶領著家人,到陳厝港放生。

他認為,放生、殺生,都是各自造的業,魚兒也有自己的業報。他無法控制他人行為,但希望垂釣者停止釣魚,釣魚是種殺生行為,會為自己和家人帶來災難或病痛。

篤信佛教的薛朝興說,每個月都會放生,並且維持好幾年,由于明白放生對生態的影響,所以不會隨處放生,更不會把鹹水魚放生至淡水中。

他建議,人類最好改吃素,珍惜所有生物的生命。

神廟理事:阻不了垂釣

阻止不了外來者在岸邊垂釣!

天尊宮理事會主席洪德榮受訪時指出,自從神廟在河口處建立階級后,開始有善信到階級處放生魚,由于善信放生是為了積功德,神廟也就不阻止。

他坦言,因神廟處于河口轉灣位置,魚群容易聚集該處,加上有善信放生魚群,便吸引許多垂釣者前來垂釣。

“我們也明白,這裡放生,那裡釣魚的現象,不太健康,可是許多垂釣者都不是本地居民,我們也很難阻止。”

他說,白天時段,神廟為方便善信前往膜拜,所以大門都開著,晚上即使把門關上,有的垂釣者還是辦法爬入。

他強調,理事會將關注事此,看是否能尋找解決的對策。

村長:盼重新美化地不佬河

陳厝港村長吳添成盼重新美化地不佬河,使該具有歷史性河口,再次成為新山地標之一!

位于天尊宮前的“放生”河口,原來早期是個人潮熙攘的碼頭,有許多舯舡靠岸停泊,米鹽等貨品都從這裡上岸,因此天尊宮又稱守港神。

吳添成指出,這是個具有歷史價值的地方,希望在政府和水利灌溉局的援助下,能將該處河流和週邊地區美化,或打造成休閒區,使人潮更加蓬勃,而不只是吸引人放生或垂釣的地方。

他坦言,陳厝港的開闢(1844年至1855年),比新山(1855年)還早,隨著時代發展,如今沒落至僅剩7戶華裔人家,許多百年建築也棄置或摧毀。

他希望為陳厝港這種“古城”注入新生命,有更多吸引外地人湧入的亮點。

每週來這垂釣

★蘇山多(31歲,清潔工人,印尼人)

我住在柔佛再也花園,每週休息都會來這裡垂釣,這習慣有一年多。

運氣好的話,可釣到上百條魚,運氣不好也有10條左右,釣獲的魚,除了送朋友,自己也會炸來吃。

沒放生收穫少

★傑菲里(29歲,割草工人,印尼人)

我在大馬生活有很長一段時間,常來這裡釣魚,這裡除了有泥鰍,有時也會釣到石甲魚。

這週末我特地在這裡過了一夜,希望釣更多的魚,可是截至第二天傍晚,收獲都不是很理想,可能沒遇到有人來放生,所以垂釣的人也不多。

2小時釣10魚

★布迪(41歲,承包商,大馬巫裔)

本身住在甘拔士,原先不曉得此處是釣魚天堂,經朋友告知,才來這裡試試,這是我第一次到這裡,2小時釣了約10條魚,收獲還不錯。

朋友介紹來這

★佐翰(40歲,車佬,大馬巫裔)

本身愛好垂釣很多年,在朋友介紹下,最近才開始到陳厝港垂釣。

在這裡的魚比較容易上釣,泥鰍最多,此行從早至傍晚只有一組人放生一桶魚,所以收獲不多,釣到約20條魚。

放生者多半是早上9時至中午時段到來,下午時分很少有人放生,但一眼望去,河岸垂釣者有不少是外勞。

每公斤泥鰍賣5令吉

一公斤泥鰍,可賣5令吉!

《中國報》記者多次實地採訪,受訪的垂釣者都否認,到陳厝港釣魚是為了賺取外快,只稱釣起的魚都送給親友分享。

他們透露,在陳厝巷釣獲的魚種,以泥鰍居多,拿到市場上售賣,一公斤可賣5令吉,如果捕獲上百條,可賺取數十令吉。

漁塘業者告知,泥鰍批發價每公斤逾4令吉,在巴剎應該可賣到5令吉,價格正常。

雖近年來地不佬河漸受污染,但河裡仍可見南邦魚(Ikan Lampam)、白鬚公(Ikan Baung)和水馬騮魚(Ikan Sebarau)、非洲鯽魚(Ikan Talapia)、八丁魚(ikan Patin)和石甲魚(Ikan Siakap)等淡水魚。

如今河裡以泥鰍(Ikan Keli)占多數,主要是放生者多選擇泥鰍。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