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库.日本街豆粽飘香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知食库.日本街豆粽飘香

特约:林金城



“知食分子.人文空间”总监、品牌创意顾问、美食专栏作家、电视美食节目顾问、诗人(隔周刊出)

在福建人与潮州人居多的槟城乔治市,对许多人而言,广府食物只属边缘吃食。

有人说,既然属于“边缘”,那一定很难守得住传统,光是迎合求存,已搞得面目全非。观察结果,却是恰恰相反。传统是否流失,取决于所处平台的大小,虽然相对来说这一带的广府人是小众,但画圈守土,几条街所汇聚成的广府社区却是完整的。他们才不管什么孤立,什么边缘,反正越是边缘越是孤立,传统味道反而守得比其他无“忧患意识”的广府世界更加广府,更具原乡风貌。

约十年前,我已开始陆续撰写这些边缘“遗珠”,也曾将它们规划成电视美食节目里的寻味路线,从历史角度重塑市中心几条老街的广府过去,以食物这活生生的流动古蹟,引证这里曾经是广府人的地头。



就在新街(Lebuh Campbell)与日本街(Lebuh Cintra)交界的地方,曾经有间“大陆茶室”(现已改建成Campbell Hotel)。根据住在附近的老广东回忆,这里曾经是一处旺极一时的“为食街”。茶室前端原是一间饼舖,里面有摊驰名的烧腊饭,楼上则辟为“大陆旅社”。茶室外面沿着日本街,左右各罗列一排路边摊,计有茶室外的炒经济米粉、牛肉粿条、广东豆粽和咖喱面,以及对街的炒栗子和豆水;至于茶室后座与“新有记饭店”之间的巷子里,则设有一档猪肠粥和一摊蹲矮凳子吃的烫鲜蚶。

由于附近(位于新街)有间“中山戏院”,每每散场开场,总会带动人潮,以致许多小贩都在午后开档,配合午夜场,营业至凌晨三点才打烊。

几十年过去,此繁华景象早已成为追忆。当年的名食名摊,在岁月淘洗下,仍留存至今的就只剩下搬迁到汕头街的猪肠粥,1985年越过马路改成“新润记饭店”的“新有记”,以及这间拥有77年历史,早年在“大陆茶室”旁摆摊,十年前搬迁到“新润记”对面店舖的“日本街肉粽专卖店”了。

豆粽、肉粽有别…

提起这家肉粽,总会让我想起90年代初期,我刚从台湾回马,常在业余时间四处作田野调查的岁月。有段日子,我常北上槟城在日本街、新街和日本横街一带游走拍摄,累了便坐到这摊子前,向顾摊的大姐点一碗很有外婆味道的陈皮红豆沙,另加一碟芋头糕,或是一个咸肉粽。

那位大姐总会纠正我的“咸肉粽”叫法,说在槟城这广府绿豆粽称为“豆粽”,以便跟福建人的“肉粽”区分。由于用广东话交谈,自然分外亲切。有次谈到我外婆是东莞人时,她欣喜说她夫家也是,并说到广府人吃咸肉粽喜欢沾细砂糖吃……我不禁尖叫:我外婆也是啊!

是的,沾上砂糖的咸肉粽,有种难以想像的合拍风味,只有吃过才能深切体会。

那已经是超过20年的旧事了。这天我特地找来第三代传人罗家辉,想从他那里了解更多有关这粽子世家的故事。或许可以这么说,在看过许多资料剪报后,我倒是更想揭开豆粽的面纱,寻找广府粽子如何在边缘地带成功走出共存的方式。

一罐砂糖,掉入回忆中…

罗家辉坦言,福建肉粽是在1970年代才加入。从祖父罗洪恩于1938年设摊以来,一直所卖的都是源自广东家乡口味的芋头糕、红豆沙、豆粽,以及端午节才特别制作的裹蒸粽。父亲罗锦安接手后,厨房主力落在勤奋的妻子莫桂珍身上,70年代由于厨房请了一位懂得包裹福建肉粽的帮手,几番尝试,后来才推出。

我说,90年代我在“大陆茶室”旁见到的那位大姐,应该就是你母亲了。罗家辉点头,说莫大姐已在2007年逝世,享年54岁。虽然自千禧年以来,他已接手这摊生意,但厨房诀窍仍由母亲一人掌握;当母亲逝世后,他得重头摸索,起初几个深夜,在厨房埋首研究,一阵风吹来,就仿彿母亲回来传授工夫……

从一个路边摊,到现在的粽子专卖店,到走进槟岛各大夜市,并在雪州两间Penang One皆有代售。此外,除保留当初的炭煮红豆沙和芋头糕外,粽子种类也从早年的豆粽、裹蒸粽(需要预定)、福建肉粽,到去年推出的客家眉豆粽和娘惹粽。我想,莫大姐应该会很欣慰。

当我在拍摄豆粽时,罗家辉悄悄拿着一罐砂糖过来,还没开口,记忆已回溯到20年前……

日本街肉粽专卖店

创始年 :1938年代
地址:40, Lebuh Cintra, Penang.
营业时间:09:00~18:00(星期日休息)
电话:012-4803308(罗家辉)
GPS:N 05.41838°E 100.33384°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