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無不言‧許志明:電光石火──旅行者的異鄉眼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師無不言‧許志明:電光石火──旅行者的異鄉眼

年輕的時候,曾經有過到處流浪的念頭,就是那種輕裝上陣不為任何目的到處走走看看的念頭。



已經忘記為什麼會起心動念,只是到后來,念頭歸念頭,我卻日漸被世間俗務所困,不只身體走不動,連心也不想走了。回想第一次出國,是因為到台灣升學。如今我的一些學生,還未中學畢業,已經比我四十年走過的地方還多。

廉價航空公司的出現,使到飛行這個原本帶有美麗想像的字眼,一下子失去光環。當大家都能飛,飛行就變成吃飯睡覺等級的瑣碎雜事。當旅行如此輕易,我們也就失去因為明天要出門,今晚興奮得無法入眠的經驗。

如果旅行在此時此刻不再值得炫耀,那旅行的目的是什麼?



一般人旅行,除卻吃喝玩樂,無非是到此一游的獵奇心態。是故能到多遠就到多遠,打聽何處藏有奇珍異獸,探尋哪個未曾聽聞的奇人異事,何者更新鮮有趣。

可是經常靠旅行獲得寫作靈感的作家李欣頻說,旅行應該是一種心境的新鮮與好奇,而非身體去了多遠的地方。旅行最大的收穫就是回到家鄉,然后用異鄉客的眼光回頭看早已熟悉的生活環境,重新體會以前忽略的美。

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一生未離開過家鄉柯尼斯堡,但身體並不是康德思想的牢籠,無阻于他建立起完善的哲學理論體系。他所寫下的著作,不只在當時造成哲學界的轟動,影響力也延續至今。康德的身體沒有離開過柯尼斯堡,但是他的思維穿越了空間和時間。

人的思維宛若池水,一旦沒有活水源頭,很快就會發臭腐敗,所以保持敏銳的感受力和好奇心是很重要的事。而旅行的目的就在于提醒自己,別人眼中的平凡,其實是我們眼中的不平凡。旅行不求遠近,當我們學會如何打開眼耳鼻舌身,換上旅行者的異鄉之眼,切換視角和價值觀,即使人在原處,所看所想早已不再相同。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