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60歲人生畫足40年 入山修行登藝術高峰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60歲人生畫足40年 入山修行登藝術高峰

報導:譚絡瑜
攝影:連國強



從喜馬拉雅到洛磯山脈,從西藏高原到阿爾卑斯山,他還攀登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戀雪山人”黃振景畫出了雪山最美的靈魂。

畫家黃振景外表一點都不像60歲,長期登山與練武,身體絕對比40歲的人更硬朗。

馬來西亞創價學會理事長許錫輝如此介紹黃振景──他熱愛攝影、書法、旅游,也熟諳武術,醉心茶道。他最熱愛的是大自然,說痴戀也不為過。他尤愛高山長河,贏得“戀雪山人”、“山人畫家”的美稱。

他在攀山過程中,不僅畫了許多畫,也收獲了畢生難忘的經歷。為了攀上高山,他走過崎嶇險峻的道路。路上遭遇猛獸襲擊,或遇洪水、雪崩,零下47度的嚴寒天氣,他都鋌險前進,矢意畫盡世界的雪山。



今年,黃振景迎來60歲,一甲子人生里,他畫了40年,作品碩果累累。馬來西亞創價學會早前於SGM綜合文化中心為他舉辦了《雪窯冰天 萬里無垠》創作展,同時出版《黃振景畫集》,將他40年繪畫生涯中不同時期的美好作品呈獻人前。此外,他也用約一年時間,平均每三天畫一幅的驚人速度,創作了100幅《岩石系列》作品義賣,所得款項悉數捐贈馬來西亞創價學會。

迷上印象派畫風

策展人何佩櫻以《攀越藝術之峰》一文,描寫了黃振景的繪畫旅程。黃振景生於1955年,自幼置身父親收集的各種古玩、茶器等環境中,醞釀了他日后對美的追求、對藝術的興趣。

1974年,在吉隆坡中華獨中時期,榮獲馬來西亞水彩畫比賽金獎。

1975年,在“今日畫廊”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素描。之后,再到吉隆坡美術學院接受正規的藝術訓練。他因課餘常到戶外寫生,培養了濃厚的水彩風景寫生興趣,畫了不少漁村、礦場、古蹟等作品。

1980年,他起動東南亞原始藝術探險和考察之旅,開始研究石窟、礦石的形態,啟發了后期的抽象創作。

1995年,首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成為名副其實的“戀雪山人”。到處攀山涉水的寫生經驗,奠定了他善於發掘大自然美的札實基礎。他說:“每一次上山,都看到大自然的美。登山是修身、修行最好的地方。”

早期,他對法國印象派畫法十分著迷,尤其崇拜莫內畫蓮花池、日落,對光線出神入化的表現,同時也愛梵谷、高更、畢加索、馬蒂斯等大師。美術學院畢業后,本來打算去法國深造學藝,卻遇上了太太,之后結婚成家。幸而,太太對他畫畫這事非常支持,后來他也一圓夢想,去了法國游歷作畫,盡情吸收藝術養分,自我突破,畫功更上一層樓。

西方畫刀揮出東方墨韻

黃振景喜歡一個人登山,在山上小住一至三個月,每天畫畫、生活,畫不出來就去釣魚。山,自古以來有數不清的人畫過,也是中國山水畫最熱門的主題。但黃振景畫的雪山與別不同,中西融合的技法,畫出了山的靈魂。

西方畫刀在他手里,用東方武功運勁揮動,畫出西方構圖透視,刀法又充滿東方書畫草書、潑墨韻味,他的畫功是真正的中西融會貫通、揮灑自如。站在他的雪山油畫前,仿似看見雲霧流動,听見風聲鳴唱,感受到冷冽寒意。

“唯有真正去過雪山,與山對話過,才畫得出與別人不同的山。”他喜歡畫雪山,因為雪山的白色,高貴聖洁,要畫出層次豐富的白,就是一種挑戰,也是對意志的磨練。光是畫霧氣,他就花了十多年研究。

早前的畫展,他還做了別開生面的精心安排,把展場一角設計成營地,周圍一幅幅山景環繞,令人有置身山上的感覺,仿佛能體會畫家在山上露營寫生的心情。

災難前必有先兆

黃振景愛山如痴,登過許多世界高峰,畫過無數高山,對於山,除了熱愛更懷有敬畏。他認為並非迷信,但相信山有山神,人要與大自然共處,必須尊敬大自然。不久前尼泊爾大地震,他看到新聞畫面里,自己筆下曾畫過的古蹟夷為平地,曾經札營住過的營地遇災,立刻難過得當場掉淚。

他記起,1995年初次攀登珠穆朗瑪峰時,曾听說專家預言未來50年內,該地會發生大地震,不料20年后的今天就提前應驗。也許是登山經驗豐富,擅於觀察天氣,他在尼泊爾地震當天早上,就感覺會有大地震,跟太太說了后下午就發生大地震。他解釋,地震發生前,大自然都會出現征兆,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異常,比如粉紅色的雲海,氣候特別悶熱,風從地面由下往上吹等。

*若你錯過了畫展,可以從《黃振景畫集》里欣賞他的精選畫作,及讀他的創作故事,畫集在Kinokuniya及大眾書局出售,或可聯絡大馬創價學會公關部03-2144 8686。

黃振景⊙簡介

1955年出生於吉隆坡,一向來鍾愛高山,贏得“戀雪山人”的美稱。無論是喜馬拉雅的大雪激情,抑或洛磯山脈的雲霧寫意,黃振景都以堅定嚴謹的態度創作。他從大自然中,感受到自我創作的目標和“表現自由”的信念,開始探索內在的潛能,走向自己的抽象風格。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