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振:每個人都有一個爸爸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黃治振:每個人都有一個爸爸

身為一名記者,對于“站在最前線向廣大社會散播新聞資訊”這件事,一直都是興致勃勃又充滿使命感。政治新聞當然也挑戰無限,但相較之下,我更喜歡跟進民生社會新聞,尤其長期應付政客廢話連篇、打太極遊花園──採訪社會新聞時,才讓我有“活著的感覺”。



不是說“政治新聞關我屁事”,只是往往讓人“我感覺你感覺”、產生強烈共鳴的,都是“我有你也有”的東西。打個簡單比方,不是每個人從小就儲蓄買鑽戒,但每個人都有一個爸爸,無論關係優劣、現在或曾經。

父親節前夕,採訪一名患上血癌和心臟病的洪姓老父,前后2年召開記者會,追求的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呼喚2名離家出走的兒子回家團聚,在他撒手人寰前,接替照顧患精神病的妻子。

洪父受訪時翹著瘦骨嶙峋的腿,微微駝背縮起身子,視覺上看起來非常弱小。在屋外採訪的全程,他的妻子都蹲在廁所內重複洗刷衣物,據說這樣的動作是每天無限循環——兩夫妻同病相憐的情況亦然。



面對處境堪憐的老伯,很多人一開始也許只會想,孩子怎么會這樣不生性?一聲不響拋下老父老母棄之不顧,不孝子天打雷劈之類的。但奇怪的是,無論記者怎么問,老伯也不肯透露孩子為什么拋棄父母,只說不知道。

是真的不知道原因嗎?老伯給了孩子的聯絡號碼,要記者幫忙詢問,還信誓旦旦說孩子一定不會回覆的啦……

外人不懂心酸和糾結

回到報館我嘗試撥電長子,一如所料電話沒接,但他之后居然主動短訊詢問來者是誰,我打蛇隨棍上,只是沒料到,他給我的第一個答案竟是:“他(爸爸)是一名賭客。”

長子懶惰多做解釋,只說早已習慣父親所作所為,之后面對追問就是已讀不回。

記者採訪時看到的是第一眼印象,但很多時候,如果受訪者選擇把箇中乾坤藏在心底,你也無可奈何。

每個人都有一個爸爸,假設你因一場爭執或一味憎恨而和父親失聯多年,后來得知他患上絕症,你會選擇放下執著,回到最初的美好嗎?我想,每一個社會新聞背后,讀者再怎么感同身受,主角的心中,始終匿藏一份外人不懂的心酸和糾結。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