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蘿夏:入微──各有風味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亞蘿夏:入微──各有風味

雖然說自己對粽子的興趣不大,在端午節來臨前,卻也吃了三個。第一個是美裡小拿督令堂裹的,第二個是早餐朋友送的,也是他母親裹的,雖然很多人都說,這位老太裹的粽子好吃,我吃著卻也不覺得有什麼特色,八成是自己舌蕾遲鈍。第三個是今早材長送的,是朋友送給他的,他轉贈我一個,盛意拳拳,不能不收下。剛才當午餐吃了,如果一放入冰箱,准不記得,若干時日后就暴殄天物了。



從小對粽子就食慾不大,不像我的兄長,年輕力壯時一天隨便可幹掉十至十二個,從早餐到宵夜,是可以吃掉這許多粽子的。

粽子是大同中有小異,各個省籍的家鄉風味都不同,各有千秋。如果是剛出爐,熱氣騰騰的包管都好吃。

我們家這幾十年來都包裹兩種風味,一種是家鄉味,另一種是名聞遐邇的娘惹粽。馬六甲人嘛,沒有說不懂娘惹粽的,我們的方子還是正牌娘惹無私指導。我喜歡吃娘惹粽是因為它不肥膩。



一回看電視節目介紹,把一家娘惹粽專門店的產品吹得天一般高,畫面上所有的“料”,都是放在絞絆機裡絞碎的,天呀,這怎麼還能算是娘惹粽?

以前的峇峇人家講究的是閒情逸致,一切都慢條斯理,光陰如箭仿佛是另一個時空的事。娘惹粽的特色,就是工夫繁複,全都是人手操作。香菇先剪成條狀,再用小刀切成碎粒,蝦米也是用人手持刀切碎,冬瓜糖條也是切碎,豬肉尤其用人手切碎,這樣肉汁才能包含其中(用絞絆機肉汁都流盡了,那肉還有味道嗎?)肥肉與瘦肉分開切,比例通常是三瘦一肥,還有其他都是工手切的,記憶裡切蝦米切得手指都紅腫了。

端午節原本最應該記得是屈原,據說粽子與賽龍舟都是因為他跳汩羅江才有,如今電腦年代,不知還有多少人知道屈原呢?唉,別說別人了,屈大夫留下震鑠古今的傑作《離騷.九歌》,老實說自己也看不明白,第一個難題是許多字都不會讀,更不解其義了。

以前香港鳳凰電影公司拍過《屈原》,導演鮑方先生后來說,那時正值臭名昭彰的文革年代,公司都不知要拍什麼好,以為拍古人故事沒問題,結果還是受到批判。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