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婧:关丹路名快检讨
关丹在开埠早期,各地区的规划皆不完善,发展至今,因开发时间有别,造成许多地区出现令人混淆的“同名不同区、同区不同名”情况。
关丹哈芝阿末路及林和历路交界处的友联花园,同一个花园住宅区,左边3条小路没名字,右边相隔两排住家的小路,却同是“哈芝阿末第一巷”。
此外,关丹末基劳路两排已有约20年历史的双层排屋的马路,同样因为在地方政府规划及命名时被遗忘,一直以来都是在地图上不存在的小巷,直至早前经居民再三要求,地方政府终于给予命名及在宪报上公布。
另一怪象是,在整个武吉士基劳区内,就有3个住宅区、商业区的小巷以“士基劳一路”为名,包括从关丹森林局直至飞鹅寺白云水庄,3区都是共用此路名。
在这种情况下,不单是居住该区的居民受困扰,就连邮差和送货员也备受考验,民众邮件常常因误寄他处而遗失,送货员也难以寻获住家交差。
另一个现象是同区不同名的情景,就在阿益布爹区内出现,同区内分别采用雅凌和阿益布爹2路名,若非熟路者或有明显地标,民众可能为了寻找某条小巷而浪费许多时间。
路名出现混淆,管治关丹市的关丹市议会,曾接受类似投诉,甚至被要求另行为马路命名,但旧路名还是继续被使用。
如今的关丹市,已不再是乡野,随着发展需求增加,关丹市议会有必要重新检讨各区路名,让整个关丹的道路管理更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