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琲鈞:阿貝廚房──手指小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邱琲鈞:阿貝廚房──手指小食

略懂吃喝玩樂的七字輩。

當朋友們不約而同,相聚在我的廚房時,他們是特別開心的。他們的開心,不僅是因為相聚的快樂,最重要的是源自于團結就是力量的心理——彼此仿佛是給彼此壯了膽子那樣,可放開胸懷,不再卑微地顧慮點菜是否會影響我的心情。我忙碌與否,以及心情好壞,已經對他們點菜的興致不造成任何影響。一旦在這裡偶遇,尤其喝多兩杯的情形下,他們有時候還會以吆喝的方式,跟我要吃的。



偶遇時,他們一般會熱情地招待對方坐下。坐下來的第一件事是,點酒。接著,他們會點些下酒菜。所謂的下酒菜,就是俗稱的“手指小食”finger food。

顧名思義,手指小食就是一種不必用刀叉,單用手指就可取用的輕便小食類。它們一般在一至兩口之內就可吃盡。它們體積小而輕盈,外形簡單又美味。享用時,不讓人感到拘束,對身體也沒有負擔,一般上在派對裡備受歡迎。朋友聚會裡,也常見它們的蹤影。

近年來,手指小食在亞洲酒吧裡,是一個時髦象徵。當我在商洽這個廚房的時候,酒吧老闆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有一個手指小食的菜單。在這個以各種酒類為主要營業市場的地方,手指小食的推出是基本需求。薯條、烤春卷和炸雞塊這類,對我來說是比較容易準備的——只要把它們放入已熱好的油裡炸至金黃即可上桌。在我的菜單裡,準備工作比較繁瑣,所需時間比較長的手指小食是:烤香腸和烘雞翅膀。而這,偏偏就是朋友們相聚在我的廚房時,最為熱銷的下酒手指小食。



喝了一些酒,和吃了一些手指小食之后,朋友們的情緒一般會高漲好幾倍。原來已經南轅北轍的話題,被他們左一句、右一句地如虎添了翼,鬧騰了我廚房的氛圍。這樣的氛圍,經常讓我聯想起中學時期修讀中國文學史時必讀的一部,老捨創作的舞台劇,《茶館》。我就像王利發那樣,周旋在三五成群的,四處紛飛話題裡。

帶有濃厚大社會和小社區的動向(所謂八卦消息),都在這裡出現了。社會縮影都在這裡呈現,他們興致勃勃,口沫橫飛。我則忙裡偷閒,聽他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聊。他們雖然談得激烈,但卻很有分寸地將政治離得遠遠——這也和王利發的茶館有相似之處。

他們不談政治,並不是不關心,而是一談起政治就難免會有碰撞。除非是能帶來歡樂氛圍的政治話題,就比如,誰又去逛街,誰又買了限量版粉紅色包包等。但每當這話題一介入我們的聽覺,我就會很不平衡地想起命運的問題——怎麼我經常要為這些豬朋狗友汗流浹背,苟且積蓄幾個月才能買得起一個普通的包包,別人卻不然?越想越氣憤,越想越不平衡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