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漫集體回憶(第四篇)正義英雄曾為民對抗惡勢力 銷量下降風光不再
報導:潘有文
圖:張文輝/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港漫從橫掃亞洲華人市場,到受歡迎程度大大下滑,原因林林種種,既有內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
且透過來自香港的港漫中堅份子和當地漫畫家的視野,看看港漫的成功因素、困難和挑戰。
“以我所知,香港漫畫在七八十年代開始起飛,在東南亞一帶也有港漫銷售,其中馬來西亞的銷售量極高,有中文版外還有馬來文版,是香港本土以外最大的外埠市場。”
目前是黃玉郎的“玉皇朝”公司執行董事,身兼動畫和漫畫部總經理的鄺志德指出,港漫在大馬的市場(包括馬來文牌),在高峰時期佔所有銷量的60~70%,但是現在已下降至15~20%。
港漫于1970年代崛起,1980年代風靡華人世界,1990年代跨入高峰期,2000年以后開始下滑,他相信香港和大馬港漫最輝煌的時期,同樣是在20世紀末的那一個十年。
1999年,黃玉郎繼《天子傳奇》后,推出經典創作《神兵玄奇》,除了在香港本土大唱豐收,在台灣市場也急速增長。
然而,台灣大地震后,市場經濟大受影響,港漫在當地的銷量逐漸下滑,如今台灣市場只佔“玉皇朝”銷量的10%。
馬來西亞的港漫市場下滑時間稍遲一些,大約與香港一樣,在2004至2005年間開始下跌。
至于港漫興起的原因,鄺志德認為港馬兩地應該相似,他說:“當時最受歡迎的港漫作品有《龍虎門》、《中華英雄》等,估計跟香港情況有關,市民受盡社會很多不公平現象,又要忍氣吞聲地生活,漫畫這種較低廉娛樂,容易入屋及深入社會低下階層。”
在他看來,黃玉郎創作的《龍虎門》由一群充滿正義感的青少年,為普羅大眾對抗惡勢力,非常能夠代表當時市民的心聲。
他指出,隨后馬榮成的作品《中華英雄》,描繪出流落異鄉的小子,遭賣豬仔漂泊至美國唐人街,憑藉中國功夫震攝美日黑幫各大高手的故事,加上其畫功獨特細緻,因而能在香港及馬來西亞大受歡迎。
填補心靈需要
香港另一位漫畫家曹志豪與鄺至德見解相近,他相信二三十年前的香港,生活環境不佳,因而人民在心理上需要英雄出現,武打港漫的出現適時填補了這個心靈上的需要。
在鄺至德看來,港漫另一成功的關鍵原因,包括一群優秀的漫畫家畫出不同的港漫風格,同時更把青春歲月都貢獻在這些作品上。
“記得在某個交流會,外地業界的朋友都說,只有3個地區的漫畫能一眼便看得出,分別是日漫、美漫和港漫,相信這是就風格。”
他認為港漫是集合了日漫和美漫的特色,創造出港式漫畫獨有風格,而取得成功!
數碼娛樂智能手機取代
至于外在因素,以前民眾未有太多娛樂可選,在電視和電影之外,幾乎就只能選擇漫畫。
鄺志德表示,近年娛樂事業發達,已搶去許多讀者的的焦點,加上數碼娛樂日新月異,智能手機火速發展,令整個出版產業,包括漫畫、娛樂雜誌、報紙、小說以至印刷發行都出現了翻天巨變。
“傳媒出版平台已成過去,電子及新媒體平台是下一個發展的空間,業畀正從各方面探討這平台,但新平台尚未成熟,傳媒印刷發行出版仍需繼續。”
【鄺志德】
在黃玉郎出品的大多數漫畫中擔任監製或策劃的高層人員,先后擔任《龍虎門》、《醉拳》及《如來神掌》等暢銷作品的幕后助理。
升任監製后,負責領導製作《如來神掌》。
在“玉皇朝”先后監制《天子傳奇》、《義勇門》、《神兵玄奇》、《大聖王》、《四大名捕》和《新著龍虎門》等。
《新著龍虎門前傳:王小龍傳》主編,銷量僅次于《新著龍虎門》。
目前是“玉皇朝”公司執行董事,身兼動畫和漫畫部總經理。
風格一成不變越看越膩
港漫市場走下坡沒有單一的原因,而是因為種種內在及外在因素。
“先說內在因素,香港漫畫發展了四十多年,期間一直沿用分工製作模式,即主筆起稿、助理勾頭、勾身、畫衫花和畫實景等等,分成十多二十人完成一本漫畫。“
鄺至德指出,這種做法的優點是各人專責特有的崗位,效率高和風格統一,應付當年需求極大,每週出版四十多本的港漫市場,實為不二之法。
但是,缺點在于漫畫家數量多,卻只負責起稿部份,勾頭是由其他慣常的助理負責,所以風格便大同小異,讀者一看便知是“玉皇朝”出品或“天下”出品。
“基本上,每周幾十本漫畫週只有兩三种風格,在欠缺新鮮感下,讀者看了二三十年,不膩才怪。”
【曹志豪】
1985年加入漫畫行業,早期作品以鬼故事為主;
1990年編寫精裝愛情漫畫,1997年以《荒謬殺人事件》贏得口碑。
2002年主編天下出版作品《七種武器》;
2006年在玉皇朝任美術主筆,主編《玄天邪帝》、《萬神之神》、《神兵F》、《神兵F2》、《創世神兵 》和《春秋戰雄》等作品。
2013年11月推出改篇自九把刀作品《殺手.無與倫比的自由》漫畫版,並且在大馬推出馬來文版。
發表以拳擊運動及邪道殺手等題材作品,獲得讀者一致好評。
覓出路生活形式呈現
越來越少人看港漫,它是否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呢?
曾在香港兩大漫畫巨人黃玉郎和馬榮成旗下工作,擔任美術主筆和主編的曹志豪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還看漫畫創作者自已,是否願意發掘自己的不足,並且加以改善。
“一個作家要做好自己,問自己有何不足,為何別人不看你的東西?有無能力跳出框框?他們需要不斷改變自己。”
就他而言,他不是向外尋找改變的原因,而是向自己的內心找尋,然后與讀者分享自己的視野和見解。
“我很貪玩,愛嘗試,為了滿足自己,同時挑戰舊制度,例如在傳統故事中加入新測試。”
舉例,他可能在一個三百年前的故事中,安插外星人出現,又如在漫畫中東方的神遇上西方的宙斯等等。
“三四年前,我不做任何事,丟掉其他東西,專心出版漫畫。”從港漫的天馬行空的打鬥情節走了出來后,他挑戰自己,以現實生活中有關技擊格鬥的故事編寫漫畫。
這些技擊漫畫使用真實的拳擊道理和技巧,甚至反映業內的真實情況,即是從生活中找到另一個創作因素,以返樸歸真方式呈現漫畫。
【雪晴】
香港少女漫畫家,原名陳少媚,有“畫壇周慧敏”之稱。
受到漫畫迷的哥哥影響,也看《老夫子》和《中華英雄》。
1988年加入“玉郎集團”,在黃玉郎徒弟毛名威手下工作,負責為稿件清理多余的線條,以及為人物的衣服繪畫花紋。
約九個月后,成為負責綜合漫畫《靈幻小姐》的衫花助理,協助漫畫家鄺彬強和黎智昌等的稿件。
一年多后,雪晴覺得女生在公司內難有機會成為主筆,辭職到幼兒園執教,同時在夜間進修繪畫課程,后來在漫畫界闖出名堂。
較欣賞馬榮成畫風
在雪晴較欣賞的漫畫家中,畫風獨具一格的馬榮成是其中之一。
“我在中學時代最欣賞的是馬榮成老師,他的各種成功不用我多費唇舌解釋,只記得當時我有兩位女同學,一向不看港漫也要向我借《中華英雄》來看。”
但是,在她當漫壇新人的時候,她的興趣開始轉為愛情、小品類,最欣賞劉雲傑與許景琛兩位漫畫家。
“我覺得他倆是那一個年代的表表者,為我們帶來年輕一代的清新漫畫。”
在“玉郎集團”學會基本功
香港少女漫畫家雪晴,有“畫壇周慧敏”之稱,成名前曾在當時港漫龍頭“玉郎集團”內工作,她以女性角色看港漫。
她進入“玉郎集團”約有一年多,對她日后的漫畫生涯有著一定影響。
“那些年,玉郎集團教懂我很多當時在外面無法學得到的專業漫畫知識。當時並未有漫畫學院,但我在那里(工作的地方)學懂了一本漫畫如何製作,由執稿、貼網紙至衫花、實境,編劇與主筆的創作劇本與圈稿方式,這令我畢生受益。 ”
香港武打漫畫畫功細膩,建立的角色令人有極深的共鳴和感情,這深深影響著雪晴。
同時,她認為有志于跨入漫畫行業門檻者,應該學習這個要訣,即好的漫畫角色需與讀者建立感情。
家長引導不怕孩子學壞
看武打港漫會學壞?這個問題不管是在大馬或香港,支持與反對者各有立場,雪晴表示,不管是何種漫畫,都會影響讀者,關鍵在于家長的引導。
“我覺得任何地方,不同種類的漫畫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好的壞的都有,家長在子女年幼時應該適量的指引他們。”
她指出,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選擇漫畫,同時指出漫畫娛樂與現實生活不同之處。
港漫的尺度一直存在爭議,父母如何拿捏和孩子的選擇,皆是長青話題;然而,港漫未來來還面對更多挑戰,包括互聯網日愈發達,衝擊讀者購買漫畫的興趣。
雪晴表示,目前香港的漫畫市場,不論是少女漫畫或武打漫畫的市場,都面對極大挑戰,“網上娛樂很多,漫畫競爭相對變得很大,再加上非法網上漫畫存在,相信業者即將面對更難經營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