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英 : 剩食瘋華:舌尖上的浪費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吳德英 : 剩食瘋華:舌尖上的浪費

中國美食名聞天下,中國人浪費食物卻也臭名遠播。舌尖上的中國,變了舌尖上的浪費;盛世風華,變了剩食瘋華。



中國人有錢了,可以周遊世界,到了國外,暴發戶心態大爆發,在酒店吃自助餐,嚴重浪費食物。

日前,瑞士一家四星酒店被逼出絕招,以餓童圖片提醒中國客,珍惜食物。每張餐桌貼上中英雙語告示:“在瑞士,由于道德的原因,我們不希望浪費任何食物,所以請大家只拿自己會吃的食物。在地球上所有資源都是有價值的。”

出國遊玩,竟被當地人訓示,教育如何享用自助餐,情何以堪,惹來爭議。強國人感覺受侮辱,酒店有歧視之嫌,為何只針對中國人?



的確,貪婪自私不分國界,盤子食物堆得如山高的怕輸遊客大有人在,留意觀察,這種陋習在大馬也司空見慣。

根據伊斯蘭消費人協會,每年齋戒月,我國人民浪費食物總值90億,足以建一座KLIA,要求政府制定《禁止浪費食物法》的呼聲高漲。

中國遊客受到的震撼教育,其實也適用于全人類。

浪費食物,土豪行徑,暴發戶現象,豪奢鋪張,死愛面子。臉上寫了“老子有錢呀,怎樣?”幾個大字,殊不知這副嘴臉難看,誤把“揮霍糟蹋”當“豪爽氣派”。

杜絕浪費靠教育

怕吃虧,導致貪婪無節制,“老子老娘給了錢,就要吃夠本”,怕輸心態作祟,拿多多又吃不完,年年有余變年年有愚。

杜絕浪費食物奢靡風氣,靠的是教育,怕輸使人愚昧,惜福是人生智慧。光盤行動,愛惜食物第一步。

中世紀歐洲貴族,浪費食物程度令人瞠目結舌,為滿足口腹之欲,扣喉嘔吐再進食。

今時今日,奢靡浪費已被視為可恥惡行,環保儉約才是潮流。

並非關係“老子吃得起”,而是地球存亡人倫道德問題。瑞士是全球公認的富足國家,他們仍以珍惜食物為榮,因為“錢是您的,資源卻是大家的”。

有關惜物惜福古訓,中華民族不夠多嗎?老祖宗不是有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古聖賢若穿越,看見炎黃子孫浪費食物醜態,會搖頭感嘆:“禮失求諸野,也許要到番邦,才能找回節儉美德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世上還有很多人缺乏資源,我們沒有理由浪費美食,暴殄天物,有幾風流,就有幾折墮。

苦過,方知惜福;餓過,才懂惜食。很多宗教都有齋戒傳統,以禁食修行,喚起飢餓的記憶,感恩惜福惜物。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大家日常問候語是“你吃飽了嗎?”吃,華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愛吃、會吃、懂吃之外,飲食文化最高境界,乃在于一個“品”字。

品味、品德、品格,三口成品,別當無品食客,飲食時應記得,世上還有其他眾多嗷嗷待哺飢餓的口。We Are The World。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