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蓮珍:複製版關老爺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蘇蓮珍:複製版關老爺

中國的“印度飛餅”餡料再多,怎樣都不比上大馬嘛嘛檔的“Roti Canai”好吃!



正如,馬來西亞關公文化節的內容主要是Made in China,而不是Made in Malaysia,即使辦得再華麗,都只是關老爺的“複製版”。

全球的關帝廟估計有30多萬間,幾乎有華人的地方,就找得到關廟,歷史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也促使每個地方的關廟,帶有本土的特色風格,這才是值得考究的關公文化。

在大馬有逾3000多間關廟,當中不乏香火鼎盛、建築風格特別,抑或具歷史價值的關廟,例如位于彭亨明加叻大街由興都廟理事興建的關帝廟,馬六甲青雲亭和吉蘭丹布賴客家村供奉“最老”的關帝像。



甚至世界獅王麻坡關聖宮龍獅團,又與關公文化存著怎樣的關係?大馬的關老爺為何成了私會黨象徵?大馬善信為何趨于將關公神化?。

飄洋過海南來的中國先賢,在這當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和作用;本地流傳至今祭拜關公的手勢、歌詞,又代表著甚么意義?

對于國內真正有意推廣關公文化的學者來說,這才是值得研究的事項。

同時,也必須集合國內關帝廟理事會群策群力,才能把真正具有大馬特色的關公文化、史料和文物等,介紹給國內外的朋友,以達到國際交流的意義。

否則,一味把別人的東西搬到自個兒家,或許讓本地人開了眼界,但對于海外朋友而言,也就“沒意思”!

曾參與過中國的關公文化節,其盛大叫人難忘,但它不應該被複製,我們更期待的是具大馬特色的關公文化節。

(柔州專題策劃主任)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