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天美:服裝指南何用?

我的大學教育在台灣完成,回來大馬工作和唸研究所之前,從來不知道什么是服裝指南。

在台灣校園內的課堂、圖書館和禮堂等,四處可見布料穿得極少的辣妹和身著T恤短褲的男生,學生從來不會因此被師長或行政人員苛責,但卻有教授會在課堂內,以身教和言教,教育學生穿著得體的必要性。

教授們說服裝反映個性,初識之人通常會用不到一分鐘,由我們的服裝打扮,主觀判定我們是什么樣的人,繼而決定要採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我們。儘管我們的能力和我們的個性,通常不會和我們選擇的服裝有直接關係。

有些教授不論冬夏都西裝筆挺,要不然也襯衫西褲,不曉得是巧合還是真與服裝有關,這些教授通常在社會上享有頗高聲譽;當然也有只著T恤短褲球鞋上課的教授,這類型教授的影響力則偏向年輕人和草根族群。

教授完全無需以分數作威脅。受到教授耳濡目染,許多同學只要輪到上台做簡報時,都會自動換上正裝,要不然也會套上牛仔褲。不過同學就算還是穿短褲報告也不會影響分數,因為台灣的社會對大學生的態度是,只要不違法,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體完全受到尊重。相對于在服裝上的隨性,台灣同學則極少穿拖鞋。我曾經很納悶地問同學原因,原來在台灣人的認知中,拖鞋和睡衣,是不可以穿到戶外去的。

創意淹沒在指南中

后來回到大馬唸研究所,曾經因為裙子沒過膝被擋在圖書館外,但是裙子長度和做學問到底有什么關係?

大馬處處都是服裝指南,但高壓性而非內化性的宣導,卻讓大家工余之時更喜以拖鞋、汗衫短褲出遊,按官方邏輯,這可是影響市容啊!

大馬多元族群環境造就豐富多元的服裝元素,這本是個孕育世界服裝潮流的好地方,可惜我們的創意早已淹沒在一堆服裝指南中,大馬的潮男潮女只能追趕沒有嚴峻服裝指南的歐美日韓台服裝潮流,失去大馬的主體性,殊為可惜。

(寄自台北)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