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寬容是一種練習

寬容,是一個人生命中,甚至一個集體社會中非常重要的文明現象。但寬容,並不理所當然:更正確地說,寬容並非人性自然的一部分。仇恨、報復、嫉妒、攻擊……反而是人最擅長流露的感情。

人性至少有一大半,天生殘忍:是其他部分的善良,拉緊我們,在文明的進程中學習理解、學習包容、學習寬容。

寬容,是一門需要不斷練習的課程。一個人或者社會,一旦失去了包容和寬容之心,暴戾之氣,很自然成為那個社會的主要風氣。

美國6月17日晚間,21歲年輕白人小孩闖入了非裔美國人教堂,當眾人低頭祈禱讀經時,持槍的孩子掃射全場,導致了當場9人遇難死亡,上帝無法垂淚,也無法拯救仇恨下的犧牲者。倖存者回憶,年輕殺手狂稱“你們強姦了我們的女人,接管國家,黑人必須死。”殺人的孩子,才21歲,他的恨從哪裡來?他憤怒過去這段期間白人警察被四處暴動的黑人壓得無法喘氣……某些仇恨式言論也藉此事出爐:是那些沒有教養的黑人孩子,販毒、搶劫、持槍、挑釁,最終才導致弗格森白人警察開槍。為什么他需要辭職?為何黑人靠暴動可以搶回“道理”?扭曲“真相”?

任何地方都有仇恨

我所以舉遠在美國的例子,只是想讓尚未學習包容與尊重文明的我們,比較能冷靜理解:仇恨,在任何地方任何社會都在發生,它振振有詞,但它解決不了問題。你捲入其中,你以為的正義,其實是仇恨。于是雙方不同立場的人,持不同的正義,但那不是正義的辯論,是仇恨的交鋒,最終不但沒有交集,它只會把一個社會、家庭,徹底撕裂。

哲學家及文人對于我們如何學習寬容,開出的方法是從個人做起。一個人懂得寬容傷害你的人,懂得原諒對不起你的人,漸漸它變成你人格的一部分,社會若由這樣的多數人組成,這個社會才能走向文明的寬容。至于個人如何學習寬容呢?兩種處方:一、孤獨,與世間的咆哮,保持適當距離。二、從死亡出發,如果我明天要死了,我現在恨的事,還那么恨嗎?

叔本華教導人們培養寬容心態的方法,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距離與孤獨。不要對別人的評價太過當真,不能對高亢的聲音太當一回事。寬容待人,有時候必須練習淡漠。

許多人誤以為會算賬,才能“恢復正義”;其實人生有限,寬容待人的人,才能快樂的活著。謹慎地選擇自己的生活,心中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不要回過頭去關心已經走過、身后的種種是非與議論。生命很短,我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們要向前走。

善人也會犯下錯誤

仇恨是一種人對周遭恐懼或者不滿的飢渴。你恨念著別人,但仇恨的情緒狀似飽滿,它的內心往往是空虛的。因此每個時代都有些人想在群眾中,編織各種對立的人際關係,只是為了欺騙自己和眾人、忘記內心的虛弱。但文明的累進需要靠反省、靠換位思考、靠宏觀式的批判,而非復仇;復仇只會惡性循環,它會一再的冒出來。不學習寬容,沒有一個時代能夠隱藏恨、逃開恨。

所有的小說,包括童話故事,都在告訴我們人如河川,它不斷流動、不斷轉化;人並非每天都以同樣的面貌活著,人擁有各種可能性。傻瓜可能偶爾聰明,邪惡之人可能在某種情境下變成善良的人;反之善人也可能在人性的弱點或黑暗面下,犯下難以置信的錯誤。“寬以待人”只有四個字,可是我們必須不斷的練習,甚至從死亡出發。因為它並非人性本能。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