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州沙登第4間華小,終于訂在803正式啟用,預算開一至三年級各3班,容納240名學生。附近地區的學子,可喜可賀。建校委員會主席拿督廖潤強守得雲開見月明說了些話︰“在建校期間,民聯議員在不瞭解實況下,對建委會不時作出無理指責,誤導華社;他們只會在一些問題上鑽牛角尖、找麻煩,卻沒為沙登嶺華小出過一分力、一分錢和一寸釘的貢獻。”並補充說︰“身為建委會主席,希望所有社會人士,包括民聯議員,提供建設性意見,幫助華小發展與建設,拿出誠意來幫助華小,而不是破壞。”語重心長,連消帶打一些政治人物的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心態,畢竟不論是36間或24間教室,一間新華小已被建立起來了。
民聯議員或政黨人士不是不能對新華小作出指責,但必須是對日后的行政或發展作出建設性的指責、監督董事會的運作,更須在必要時,利用職權不分彼此發出撥款,出錢出力把新華小辦得更完善,造福地區內的莘莘學子。如若民聯議員懂得為本身的華小出錢出力,畢竟是件美事,也為自己的政治操作,增添本錢與說服力。
民聯議員應善用機會,用智慧的政治能量,化危機為轉機為良機,造福華教之余,也為自己增添聲望。新華小在死一間增一間(遷校政策)下,能爭取多一間新華小,絕對是件值得慶賀的事。
不成熟政治心態
自己無能為力做到,別人做到了,就應多加協助與支持,別因為政治立場不同,便諸多為難對方,否則便是可憐可悲的事,實為不誠實及不成熟的政治心態。
偉大傳道士保羅曾說過︰“不論任何人存有什么心態傳福音,只要福音給傳開了,未嘗不是件好事!”華教路上也是一樣,只要能爭取多一間“新華小”,誰做得到都是好事,旁人不要諸多為難。3600萬改一條路與650萬建一間新華小,都是好事,只要“做得好”。